網上有很多關于消餐pos機,7FRESH之外的第二次碰撞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消餐pos機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www690aa.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1、消餐pos機
消餐pos機
機器人餐廳只是一個概念產業,還是有真正落地的空間?
文 | 王彥麗
零售老板內參獨家專稿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核心導讀: 1.京東未來餐廳做后廚標準化究竟意味著什么? 2.京東、盒馬的機器人餐廳各有怎樣的優勢與不足? 3.機器人餐廳會成為餐飲行業的發展趨勢嗎?從時間先后順序來講,機器人餐廳是盒馬在國內率先推出的產物,一個以數字化和IOT設備為整體架構,主打機器人炒菜、送餐和預點單一體的數字化餐飲業態。
去過盒馬機器人餐廳的用戶,無論是在一代店的上海南翔店,還是二代店的上海國展店,都會對頗似物流倉庫機器人和傳菜滑軌所吸引。熟悉盒馬CEO侯毅的人都知道,侯毅此前有著多年的物流倉儲從業經歷。
而侯毅在京東的從業經歷,又讓今天機器人餐廳在京東和盒馬之間,再次找到了一個正面較量的機會點。盒馬曾經公開質疑過京東在今年618之前公布的機器人餐廳,與盒馬有著太多的重合類似。
而這,可以看作京東和盒馬兩家公司,在7FRESH之后,開始在基于數字化驅動下的零售創新方面,形成第二次正面碰撞。雖然,兩家機器人餐廳之間,并無直接的經營競爭。
更重要是,兩者究竟是否存在雷同類似的疑問,其實應該讓渡給一個更有價值的疑問:餐廳的機器人化、自動化創新意義有多大?以及兩家的機器人方案各有什么異同價值?
當整個傳統零售業都在數字化、智能化一條道走到底時,龐大的餐飲市場也逐步涉身其中。
11月10日,也就是雙11前夕,屬于京東X事業部每年發布黑科技產品的時間。今年無一例外,繼去年的無人超市后,京東的機器人餐廳正式在天津亮相。這家位于天津市區的新天津生態城的京東未來餐廳,實現了從點餐、配菜、炒菜、傳菜到用餐、結算的全流程智能化運營,它也成為京東賦能餐飲行業的重要突破。
無獨有偶,在剛剛結束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上,盒馬鮮生打造的機器人餐廳(二代店)正式亮相進博會。掃碼點菜、線上支付、靈活小巧的傳菜機器人,使得整個就餐流程方便、快捷了很多。
此前,口碑也推出過智慧餐廳。可以發現,數字化、智能化也開始滲透到餐飲行業,但《零售老板內參》APP(微信ID:lslb168)認為,其中的意義并不是機器人餐廳的崛起,而是這些智能化模塊能夠實現組合、拼接,最終提升整個餐飲行業的運營效率,并有效降低成本。
- 1 -
京東未來餐廳,重點打造后廚標準化
首家京東X未來餐廳,出自京東X事業部之手。今年10月,京東X事業部正式公布對外開放戰略,通過無人機、無人車、無人倉、無人超市四大無人科技和智能技術,提供多場景多業態的無人系統解決方案。
機器人餐廳的推出,對于京東X事業部來說,意味著其在四大無人科技之后,又進入一個新領域,標志著京東在賦能餐飲行業方面向前邁進了一步。
坐落在天津的京東未來餐廳,占地400平方米,最多可容納100人同時就餐。整個門店分為等位區、就餐區、VR互動游戲區、沉浸式就餐體驗區以及后廚。表面上看,它與一家普通的餐廳沒什么區別,只是來回穿梭的送餐機器人和智能體驗區,又時刻提醒著用戶它的與眾不同。
落座后,用戶可以掃描桌上的二維碼進行自助點餐。在點菜頁面,共有40多個菜品可供選擇,價位還算親民,20元~60元不等,選擇相應的菜品下單后,后臺就會將炒菜任務分配給烹飪機器人,開始菜品的烹制。
事實上,烹飪環節就集中體現出京東未來餐廳的核心技術。后廚里有五、六臺連續運作的烹飪機器人,還有三、四名后廚工作人員。但這些工作人員并非大廚,他們需要做的事情,只是將菜品所需食材放入烹飪機器人,簡單操作之后,等待烹飪機器人出餐即可。
京東X事業部未來餐廳負責人唐思宇告訴《零售老板內參》,烹飪機器人2~3分鐘就可以生產一個菜品,一名工作人員可以同時管理5臺機器人,這樣的工作機制,讓后廚工作人員數量比傳統餐飲門店減少2~3倍。
但這臺烹飪機器人并非簡單意義上的智能炒鍋,它的有趣之處是,每臺烹飪機器人同時配備水鍋、油鍋和炒鍋,能夠根據食譜要求,對相關食材進行過水或過油,因為很多中餐的制作過程都有這樣的工序。
所以,京東未來餐廳的獨到之處在于,它并不是簡單意義上的中式餐飲快餐化、外賣化。相反,這樣的烹飪機器人可以生產品相較好、具有一定手藝感的菜品,例如避風塘大蝦、菠蘿咕嚕肉等。
烹飪機器人炒出的菜品
京東烹飪機器人所使用的菜譜均由特邀名廚量身定制,經過對用溫、用時、用料的反復調配而成。未來,京東未來餐廳還將通過中央廚房統一配菜,中央廚房將負責新菜品的研發、標準化等,然后再輸出給全國各個門店,從而打造一套完整的智能餐廳運營體系。
事實上,京東研發未來餐廳,真正目的并不是要自己開店,而是針對餐飲行業的痛點問題,試圖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黑科技在餐飲業的全鏈路應用,最終實現成本、效率與用戶體驗的全面優化。
對于中式餐飲來說,制作工藝復雜、人工成本的逐年上升,已經成為餐飲行業不得不面對的難題。
中餐涉及到煎、炒、烹、炸、悶、溜、熬、燉等多種烹飪方法,不同做法又會變換出多種美味,這就對廚師的制作水準有較高要求。但一位專業大廚的培養并不容易,好的廚師必然需要支付較高的人工費用,并且這個費用正在逐年增長。
同時,餐飲行業人員流動性也在加大,不光是大廚栽培周期長,普通服務員的招募也捉襟見肘。勞動力供給的減少,與餐飲這一服務產業的快速發展已然形成矛盾。
這也是京東未來餐廳在落地過程中,重點研發后廚標準化、智能化的重要原因。此外,在傳菜環節,京東未來餐廳也特意從原來設計的AGV(走固定軌道的機器人)傳菜,變成了自動駕駛機器人傳菜,這樣改造的好處在于,有效節約餐廳空間,而且看起來科技感更強。
不過,上述兩種傳菜方案都脫胎于京東物流技術,從這個角度來說,京東X事業部長期致力于研發各種無人技術,也比較容易針對不同行業落地定制化解決方案。
- 2 -
機器人餐廳瞄準百萬商戶,如何影響餐飲行業?
回過頭來看京東、盒馬的機器人餐廳,這種黑科技究竟能否真正影響餐飲行業?它的影響力又有多大?
阿里口碑CEO范馳就曾表示,口碑的預點餐、智能POS系統、數字驅動等智能餐廳解決方案,未來要幫助100萬家商戶完成智能餐廳改造的總目標。
京東、盒馬的機器人餐廳沒有說具體的目標,但他們在門店智能化上更近一步,AGV送餐機器人、自動駕駛傳菜機器人、烹飪機器人等,直觀感受來看,店內的服務員確實減少了。
如果是面向眾多餐廳賦能,那么這些智能黑科技真的會被傳統餐廳接納嗎?
首先從用戶體驗角度來說。以京東未來餐廳為例,雖說是機器人炒菜,不過菜品味道并沒有讓人失望。雖說不上驚艷,但口味和價格還是很相稱的。不過也有顧客表示,點菜環節不能進行口味設置有點遺憾,例如顧客想要求“少辣”,但下單頁并不能進行設置。
此外,自動駕駛傳菜機器人雖然看起來炫酷,但在就餐高峰期,機器人們受到的干擾還是很大,來回穿梭的消費者,因為好奇擋路的小孩,都給機器人正常工作帶來困擾。從這個層面來看,餐廳的復雜環境,也是技術落地過程中必須要考量的因素。
對于盒馬機器人餐廳來說,利用AGV傳菜,傳菜環節會流暢很多,但這種設置占用面積又比較大,對于寸土寸金的餐廳來說,如何在提高運營效率的同時盡量縮減智能設備的占地面積,也需要機器人餐廳不斷打磨。
盒馬機器人餐廳
除了以上這些細節,菜品的味道與新品研發能力,同樣考驗著機器人餐廳。據京東集團副總裁、X事業部總裁肖軍介紹,京東未來餐廳會設置中央廚房集中進行菜品的研發,保證菜品的持續更新,但如何根據不同城市、不同選址的門店,研發出符合該區域用戶喜歡的菜品,依然是不小的難題。
盒馬的機器人餐廳雖然是人工炒菜為主,但據知情人士透露,菜品多海鮮。其實這還是承接了盒馬鮮生餐飲區的思路,海鮮一方面引流,另一方面制作簡單,容易標準化。
盒馬機器人餐廳中的AGV傳菜機器人
因此,機器人餐廳需要在菜品口味上、菜品的豐富度上,建立一套更加成熟的模式,以此來對用戶形成持續的吸引力,而不是短暫的處于對黑科技產品的好奇。
即便各個環節都用機器人替代還有不成熟的地方,但機器人餐廳試圖把餐飲智能化、標準化的方向還是值得期待的,至少在某些環節,大數據、人工智能的介入能夠有效提高餐廳運營效率。
唐思宇透露,在京東未來餐廳試運營階段,每日僅晚餐的顧客平均流量近300位,單餐翻臺率超過3。
隨著智能化產品打磨的成熟,在成本和效率方面具備明顯優勢后,不排除餐飲商家紛紛讓門店進行智慧升級,尤其在商超、購物中心、家居等業態的數字化升級如火如荼進行中時,餐飲行業引入大數據、人工智能似乎也是必然趨勢。
以上就是關于消餐pos機,7FRESH之外的第二次碰撞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消餐pos機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