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機新大陸me31報價,IPO出海

 新聞資訊  |   2023-05-05 11:16  |  投稿人:pos機之家

網上有很多關于pos機新大陸me31報價,IPO出海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pos機新大陸me31報價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www690aa.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1、pos機新大陸me31報價

pos機新大陸me31報價

“今年我們機構幾乎沒怎么看項目,進入盡調階段的才有2個項目。但今年我們確實比往年都要忙,忙著給被投項目找新股東,做基金退出和到期清算;忙著四處募新一期基金”。

隨著2015年前后募資高峰期成立的基金相繼到期,大多數LP希望盡快拿回錢落袋為安,今年很多機構投資人都在忙著為自己被投項目忙著找各種退出通道。

今年前9個月,上交所科創板新上市了93家企業,融資額達到了252.6億美元;

深交所創業板新上市了117家企業,融資額達到了205.4億美元。

兩家交易所今年上半年分別晉身成為全球第一和第二大上市目的地。

香港港交所今年前9個月共產生了47宗IPO,共籌資88億美元。

10月,A股及港股又有37家中國企業成功上市,募資總額384億元,其中VC/PE機構IPO滲透率為78.38%。

據統計,2020年至今三年不到,A股新上市了1200多家企業,IPO數量連續三年居于高位。

雖然國內企業上市數量屢創新高,但相比募資規模,還是顯得有些“杯水車薪”。

東方財富數據顯示,2020年以來國內VC/PE市場融資數量超過2.7萬次,總交易規模超過2.4億元人民幣。

如果假設每個企業融資3輪,那么IPO大約只能解決10%的退出。

受錮于目前太過擁擠和有限的退出通道,投資人加快尋找和開拓新的退出渠道。

01

海外IPO有了新大陸

眾所周知,瑞幸、滴滴退市以前,美股一直是國內創新企業重要的上市目的地。

去年12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發布《外國公司問責法》及相關實施細則以來,百余家中概股面臨從美國退市的風險,又逢今年港股量縮價跌,市場氣氛低迷,不少擬境外上市IPO的中國企業迫切需要尋找除美股、港股以外新的國際資本市場拓寬融資渠道。

這其中,以蔚來汽車、揚子江金融控股為代表的企業,將新加坡交易所帶入投資人視野。

3月10日,蔚來汽車通過采用介紹上市的方式在港股成功掛牌。

兩個月后,蔚來汽車正式以“NIO”為股票代碼登陸新加坡交易所主板,成為全球首家美股、港股、新交所三地上市的汽車企業。

此外,今年4月,全球頂尖的造船企業之一的揚子江船業分拆的投資業務——揚子江金融控股,成功在新加坡交易所(新交所)主板上市,募集資金50.6億元人民幣。

作為加坡證交所掛牌最重要及最活躍的個股,揚子江金融控股還進入了海峽時報指數(STI)。

對于蔚來汽車以及揚子江金融控股這樣尋求地域多元化募資的中國企業而言,新加坡市場不僅有來自全球的投資人,而且具備完善的法律體系、活躍的國際投資群體以及穩定的政治環境,這些條件對于中國企業海外融資都非常有利。

美股對中國科技公司上市設置壁壘,反而讓新加坡看到了機會。

上個月,新加坡交易所(新交所)首席執行官羅文才在新交所第23屆常年股東大會上表示,預計將在截至2023年6月的新交所2023財年內,實現該交易所與深圳證券交易所(SZSE)和泰國證券交易所(SET)的鏈接。

對于國內企業選擇新加坡上市的好處,一位美元基金高層表示:

與中國A股相比,中國公司選擇在新加坡上市具有以下好處:

1、申請新加坡上市相對境內上市而言時間較短、成功率更高。

2、境外上市后再融資靈活性強,難度也會降低。

3、上市募集資金可以在新加坡元、港幣、美元之間選擇;

報表貨幣可選擇新元、美元和人民幣,甚至交易貨幣也可選擇新元、美元、港元。

從資金交易量以及投資活躍度角度而言,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報告認為新加坡目前已成為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超過了東京、香港、首爾。

與此同時,新加坡交易所還為全球各地領先的科技公司進入其市場打開方便之門:

要求低;費用低;時間短;無外匯管制;采用的會計核算準則比較全。

新加坡交易8月公布的財報顯示,在新交所非新加坡的上市企業中,來自大中華區的企業已占到32%左右的市值。

目前積極尋求新加坡上市的中國企業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由于美股退市風險走高,尋求其他平臺避險、資金多樣化的中概股;

另一種是有意進軍東南亞市場,看重新交所在東南亞地區和國際資金間的連接角色。這位不愿具名的美元基金高管補充道。

02

美股IPO驟減,企業轉向歐洲市場

今年在美股上市的中國企業雖然聊聊無幾,但有家上市公司卻在華爾街市場掀起一股“勁風”,那就是由香港商人蔡志堅實際控制的尚乘數科(HKD)。

7月14日尚乘數科(HKD)登陸美股,發行價7.8美元,綠鞋后募資1.435億美元,是年內最大的中概股在美IPO項目。

上市17天,該股票價格一度上漲近150倍,市值最高突破2100億美元。

最近幾年,尚乘集團不斷拆分旗下業務板塊單獨進行上市,其中尚乘國際于2019年8月登陸紐交所,并在2020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二次上市,是新加坡第一家同股不同權的上市公司。

今年在紐交所上市的尚乘數科則是尚乘集團旗下的一家數字金融公司。

截至10月底,今年前十個月共有27家中國企業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IPO申請(不含秘密遞交申請),其中4家已完成上市,分別是尚乘數科(HKD)、香港的金融服務提供商智富(MEGL)、無晶圓廠集成電路設計公司豪微科技(NA)以及跨境電商大健云倉(GCT)。

據Dealogic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中國企業赴美上市的總募資額,從去年的約130億美元驟降至3.03億美元。

中國企業今年在美股上市可謂門可羅雀,但歐洲市場卻成了中國企業上市募資新坐標。

相比美股市場,今年以來中國企業通過發行GDR(全球存托憑證)等方式,在歐洲市場完成約26億美元的募資額。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奔赴瑞士上市成了A股上市公司的新趨勢。

7月底中瑞證券市場互聯互通存托憑證業務正式開通后,杉杉股份(600884)、科達制造、國軒高科(002074)、格林美(002340)等四家A股上市公司所發行的GDR迅速在瑞士交易所上市,募資總額逾15億美元。

10月31日晚間,東方財富發布公告稱,擬在取得境內外相關有權監管部門的批準后,發行全球存托憑證(GDR),并申請在瑞士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GDR以新增發的公司人民幣普通股(A股)作為基礎證券,2000億“券茅”東方財富這次也將募資目的地放在了瑞士。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宣布將登陸瑞士資本市場的中國企業,包括三一重工(600031.SH)、樂普醫療(300003.SZ)、方大炭素(600516.SH)、健康元(600380.SH)、中鼎股份(000887.SZ)、美錦能源(000723.SZ)、國軒高科(002074.SZ)、杉杉股份(600884.SH)、科達制造(600499.SH)、格林美(002340.SZ)等,涉及鋰電、醫療、工程機械等行業。

對于越來越多A股上市公司積極赴歐發行GDR完成上市募資,有投資人認為其背后主要原因:

一是受中概股退市風波等因素影響,今年以來中國企業赴美上市的意愿驟降;

二是今年2月證監會發布《境內外證券交易所互聯互通存托憑證業務監管規定》,倡導A股公司到瑞士、英國、德國發行GDR并上市,吸引越來越多A股公司紛紛開啟赴歐上市征途。

03

新設S基金超500億元

今年9月,西方知名媒體稱拜登政府正在考慮采取新的措施,限制美國對中國科技公司的投資,這項投資限制有可能在數月內以行政命令方式實施。

如果這一措施得以實施,想必會對很多國內知名VC機構資金量、項目融資以及投資退出產生很大影響。

受政策風向影響,美國養老金、大學捐贈基金、母基金作為 LP 的美元對國內GP和項目投資普遍持謹慎態度,但近兩年以LGT資本為代表的海外S基金管理機構(包括“P+S+D”策略的母基金和專業化S基金公司)正推動國內二手私募股權市場興起,并朝著更成熟和專業化的方向發展。

眾所周知,絕大部分被投項目很難通過IPO或者并購進行退出。

由于一級股權市場的公共流動性非常低,因此老股交易成為解決投資人退出的第三條道路。

清科研究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股權投資市場退出案例中,68%通過IPO退出,19%通過股權轉讓退出,其余通過回購、并購等方式。

當機構境內外募資受阻,一級股權投資市場活躍度偏低,投資機構需要更多的為資金流動性做考慮的時候,S基金作為私募股權基金退出的一種方式,越來越受到市場的關注。

而因為一級股權投資資金流動性緊縮,優質被投項目自降估值,也為S基金逢低買入提供了絕佳的市場機會。

今年5月,漢領資本獲得上海QFLP試點資質,成為上海首家通過QFLP設立的S基金。

6月23日,漢領資本還與全球最大消費品基金L Catterton完成3.6億美元結構性續期基金交易的簽約,將收購L Catterton第三期亞洲投資基金底層資產的少數份額。

該交易的底層資產以符合行業結構性趨勢的消費主題為主,主要覆蓋亞太地區美妝個護、食品飲料、醫療健康、消費服務、寵物、線下零售、跨境電商等細分行業。

近年來,國內多家頭部投資機構參與了S基金交易。

2020年,昆仲資本將七個項目打包出售給TR CAPITAL在海外設置的主體,為人民幣基金創造了25%的DPI,交易涉及資金約1億美金。

這次交易也被稱為國內人民幣轉美元基金的基金重組交易第一單。

此外, 2020年IDG將其一支成熟人民幣基金中尚未退出的資產,通過引入國際知名母基金管理機構Habour Vest等財團,完成了超6億美元的S基金交易,成為國內最大一筆S基金交易。

君聯資本則將其于2020年4月到期的基金LC Fund IV(總規模為3.5億美元)中尚未退出的12個項目轉移到新的接續基金中,買方是漢領主導的國際財團。

新的接續基金總規模2億美元,其中四分之一為新LP的追加投資,續期基金的期限為5年。

2021年5月19日,漢領再次領投了君聯資本2.7億美元醫療續期基金。

2021年,海外基金加速中國市場的S基金布局。

隸屬于皇家LGT銀行的LGT資本成功募集雙S基金,總額60億美元;

專注私募二級市場的外資機構科勒資本在北京市朝陽區新設基金管理人3354科勒(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國際PE巨頭TPG宣布收購專注于亞太地區的私募股權二級投資平臺——信誠投資。

今年6月,對于高瓴為其被投項目退出積極與S基金買家頻繁接觸,以及進軍S基金的消息,高瓴積極回應稱:

“S基金是我們的新策略。對于高瓴長期看好的領域,我們既做股權投資,也購買二手資產。目前,我們正在與地方引導基金合作,推進S基金落地” 。

與此同時,人民幣基金也加快了涉足S基金的步伐。

近期召開的2022年全球PE論壇上,中國證監會市場監管部相關負責人特別強調:

“發揮合力,共同推動私募基金份額轉讓試點行穩致遠。近幾年,承載私募基金份額轉讓的S基金受到多路資金的熱捧。截至8月底,預計新設S基金超過500億元”。

雖然目前投資機構在募資以及資金流動性上遇到了很多困難,原本熟悉的退出渠道和關系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但通過今年一級股權投資機構的實際退出情況可以看到:

“當舊的路走不通的時候,可能會發現更多新的路可以走”。

今年8月,證監會黨委委員、副主席方星海出席《中基協第三屆理事會下設私募基金委員會成立暨第一次工作會議》并表示,證監會將維護和發展好海外市場上市渠道,保持國內IPO規模穩步增長,持續推出有利于行業穩定健康發展的政策。

我們有理由相信,一個更加多元化的募資和上市、退出環境正在悄慢慢醞釀。

統計來源:IPO Global

以上就是關于pos機新大陸me31報價,IPO出海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pos機新大陸me31報價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轉發請帶上網址:http://www.www690aa.com/news/37810.html

你可能會喜歡: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babsan@163.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