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很多關于pos機排行靠譜嗎,PoS機制崛起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pos機排行靠譜嗎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www690aa.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pos機排行靠譜嗎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小編:記得關注哦
文 | 蘆薈
出品 | Odaily星球日報
沒有礦機可以挖礦?2019 年,“無礦機挖礦”的新生意正逐漸獲得關注,這種挖礦盈利方式被人們稱作“Staking 經濟(權益經濟)”。
它誕生于 PoS 共識機制,持幣者通過質押(stake)代幣獲得收益。與 PoW(Proof of Work· 工作量證明)中礦工依靠算力挖礦不同,Staking 模式下 token 就像虛擬 ASIC 礦機,PoS 礦工依靠質押 token 以維護網絡安全、打包交易信息以及參與社區治理,從而獲得系統增發代幣的權益獎勵。
2019 年無疑是 Staking 經濟的爆發期。爆發的征兆是,老牌交易所 Coinbase 開始入局;基金 Polychain 被戲稱為 “PoS 界的比特大陸”;據 stakingrewards.com,處于質押狀態的代幣總價值已接近 60 億美元,相當于目前 CoinMarketCap 上排名第四的 BCH 的總市值。
這并非是炒 EOS 的冷飯,而是隨著以 Cosmos、Tezos 為代表等一眾 pure PoS(純 PoS)公鏈的主網上線,使得 PoS 生態出現新的生機:超級節點的收益壟斷被打破;礦工的角色正在細分與多樣化;與此同時的是,Staking 經濟的繁榮,也在反哺著其他行業。
總的來說,比起 PoW 挖礦無需抄底礦機也無需搶灘電費洼地,比起 DPoS,這是一門人人均可參與、甚至不需服務器且穩賺不賠的好生意,那么果真如此嗎?這門生意的錯綜復雜,我們了解多少?本文將從近期上線的 Cosmos 為起點,帶你走進風口上的 PoS 挖礦。
1、Cosmos 主網上線引關注
3 月 14 日,Cosmos 正式上線主網,這一明星跨鏈項目幾乎吸引了整個區塊鏈圈子目光的同時,也將 BPoS(Bonded PoS)這一新的共識機制帶入了人們的視野。
在該共識機制中,持幣者如果將其擁有的 Cosmos 原生代幣 Atom 質押在主網當中,便可獲得年化率為 7%-20% 的通脹獎勵。
質押是 “挖礦” 的第一步。渠道有兩種:
一是成為主網中的驗證節點并將自身 token 質押,但成為 Cosmos 全節點需要一定的服務器配置,并需要一定的技術能力。如果這方面不過關,可能還會被罰幣,故建議還是把幣托管在靠譜的權益池中,也就是第二種。
二為繳納一定的手續費,將投票權委托給一個或多個驗證節點。驗證者有點像 EOS 的超級節點,一個需要付出足夠的金錢與精力來維護網絡安全以獲得區塊獎勵的服務商。
事實上,對于大多數持幣者來說,委托給驗證節點是最為普遍且省事的做法。驗證者即 PoS 的權益池,就像 PoW 中的礦池,會收取一定比例手續費。
質押 token 的收益與成本是需要考量的兩個因素。
收益來自 Cosmos 的通脹獎勵,在 Cosmos 中,每年以 7%-20% 之間的通脹率進行增發:網絡質押率達到了三分之二以上的時候,通脹率會穩定在 7%,如果質押率小于三分之二,通脹率會進行線性增加一直到 20% 穩定。如果不予質押,那么持有的 token 價值也會因為增發而被稀釋。需要注意的是,質押在網絡上的 token 不具有流動性。
這正是 “人人皆可參與” 的精髓所在。與 DPoS 機制中,大多數持幣者只能投票給 BP(出塊人)候選人,BP 參與出塊;而在 PoS 中,持幣者通過質押也在參與出塊,還獲得了區塊收益——即通脹獎勵。
用戶的成本則來自手續費以及潛在的 Slash(削減,又稱“墓碑機制”)懲罰。
在 Cosmos 上,驗證節點可在鏈上自行設置手續費。當前,主網上線之初手續費存在較大差別。據區塊瀏覽器顯示,手續費低至 0%,高至 25% 不等。
另需注意的是 Cosmos 中的 Slash 機制。如果委托的驗證節點存在有意或無意作惡行為(比如掉線或宕機),那么驗證者與委托者均會受到 Atom 沒收的懲罰。其中,驗證者所受的懲罰將會更重,嚴重甚至被剝奪驗證者資格。所以除了手續費之外,為了縮減不必要的成本,委托節點的安全與穩定也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因素。
不同的節點會抵押不同比例的自有 token 在主網上,一定程度上也意味著節點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的態度,這個比例越高,也側面體現節點對其自身穩定性的信心越高。
換言之,就像礦工要選好礦池一樣,挑選足夠安全穩定、性價比高、足夠上心的節點是個精細活。
在 Cosmos meetup 上,Cosmos 驗證者之一、Wetez 錢包創始人卡咩曾給出了六點挑選驗證人的考慮參數名單:自有 token 數量、合理的手續費、社區貢獻情況、團隊實力、Slash 情況以及是否是 Token fund,可以作為參考。
不過,現實情況是,精挑細選往往并非大多數持幣者的風格,節點聲望在考慮因素中占比更大。為了給社區推薦未來可信賴的優秀節點,Cosmos 主網上線前舉辦了一個 Game of Stake 大賽,邀請節點一起為測試網找到漏洞并修復,如果不知各節點底細,那么選擇得獎者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2、Cosmos 和它的節點朋友們
如果說委托代幣是初級玩法,那么提供委托代理服務的節點便是高玩選擇。
同樣可以聯想到 EOS 的超級節點,不同的是,EOS 中超級節點席位太少且經營成本太高。根據 EOS 團隊公布的硬件門檻,最低的硬件配備標準是亞馬遜 AWSEC 2 主機 ×1.32×large 型,128 核處理器,2 TB 內存,2×1920 GB SSD,25 GB 帶寬。有業內人士計算,一臺服務器使用一年的成本大概是 75.9 萬元人民幣,換算下來,每月成本大概為 6.63 萬元人民幣,而實際中成本則會更高。
而在 Cosmos 中,它比 EOS 超級節點席位更多,最初上限為 100 人,可增長至 300 人;且運維成本更低,硬件配置上,Comos 官方推薦 2 核 CPU 和 6 GB 內存的服務器配置。據某驗證節點人士透露,實際上一臺機器每月成本為 700 元以上,,且如果要做好節點優化,可能要做高防——防止服務器被攻擊,另外也要做分布式的哨兵節點,當服務器出現宕機之后,必須擁有瞬間開啟另外一臺服務器的能力。但總的來說,成本會比前者大大降低。
之所以說是高玩選擇,是因為在 Cosmos 中,驗證者成本與收益都更為復雜。
Cosmos 上線主網后,星火礦池第一次上線 PoS 挖礦服務。據團隊成員邱曉棟介紹,與 PoW 礦池不同的是,PoS 礦池成本除了搭建和運維服務器之外,還需為 Cosmos 生態作出貢獻。
專營 PoS 與 DPoS 礦池的 Hashquark 創始人 Leo 也解釋稱,對 PoS 生態的貢獻是當節點的隱形成本,包括社區活動運營、人員成本(研發生態工具、提交提案、科普文章等等),有利于建立節點聲望。
換言之,成本由兩部分組成。收益也來源于兩部分:自有代幣質押獲得的通脹獎勵、提供質押代理服務的手續費。
在主網初上線之際,低手續費一定程度上對于吸引用戶委托能夠發揮作用??ㄟ慊貞浀?,某節點商因將手續費調整為 0,投票率排名大幅提升;不過也并非是靈藥,邱曉棟則表示星火礦池曾將手續費從 4% 下調至 0%,但效果不大;實際上,在 Cosmos 排名前 15 名的節點中,有 11 名節點的手續費超過了 10%,不難看出,手續費并非吸引用戶委托的決定因素。
驗證節點與主網生態繁榮安全有著更多的綁定,集 “礦工、驗證人、生態建設方、宣傳員” 等角色為一體,也需要長期投入、足夠好的風控和商業模型。
但值得注意的是,質押期間 token 處于鎖定狀態,存在流動性風險。以 Cosmos 為例,申請取消質押后需要等待 3 周才解鎖。這意味著你既無法及時止損也無法及時套利,相比于 PoW 礦工一挖到就可賣掉的設定,PoS 質押更像是信仰的充值。
對此,邱曉棟表示,其風險并非想象中大,除了質押在主網上的 token,通脹獎勵可隨時交易。另外,Cosmos 也提出了 “雙幣體系” 的解決方案,光子幣(Photon)為解決流動性不足而生。不過,卡咩也稱但這一方案并未確定,隨時都有被推翻的可能。
Cosmos 面臨的另一質疑是中心化,有業內人士戲稱:PoS 挖礦不過是把 PoW 礦工變成了資本家。
主網還未實現轉賬,目前據 Wetez 錢包文章統計,在 Cosmos 主網上,前 15 名的節點掌握了 80% 數量的投票權,且排名靠前的節點中,自有 token 占比極高,超過了 90%,因為大節點多數是 ICO 輪的大戶。
小節點希望主網盡快開放轉賬,以稀釋大戶手中的持幣;但主網穩定性仍待完善,使該功能一直被推遲。
總而言之,以何種姿勢參與 Cosmos 生態,各有利弊。
3、PoS 這門生意
當然,Cosmos 也僅是 PoS 公鏈之一。
以 PoS 作為共識機制的公鏈眾多,stakingrewards 網站收錄的 PoS 公鏈已有將近 90 條,其中 Stake 價值在 PoS 公鏈中位居前五的有 EOS、Dash、Tezos、Cosmos、NEM。雖數量繁多,但 Staking 的內核類似。
在 Stake 模式中,存在持幣人(token holder)、節點(validators)、委托(delegation)、質押(staking)、質押人 / 投票人(staker)、獎勵(reward)幾個共同的關鍵概念。
Token 相當于礦機,根據每個質押人(Staker)的代幣持有量與持有時間來決定記賬權,Staker 相當于礦工;Staking 可以看作投票獲得通脹獎勵的過程,持幣人可以將其 token 委托給驗證者節點參與網絡共識,且無需承擔自己運行完整節點的開銷。足夠高的質押率是保證網絡安全的必要條件,這一點跟 PoW 不同,PoW 全網是需要擁有足夠多的算力資源,以保證單個實體發動 51% 攻擊成本足夠高。
不過,在求同中仍然存異。
ChorusOne 的研究分析師 Felix Lutsch 根據 Stake 模式的功能與影響,將其分為以下幾種形式。
由上圖可以看出,Cosmos 是 Pure PoS (純 PoS)的代表項目之一,在 Pure PoS 中,Stake 直接影響共識,也直接發放區塊獎勵;而在 DPoS 網絡中,token 通過投票給超級節點才能間接參與網絡共識,但不參與獎勵分配,可見 EOS、Bitshares、Lisk。
還有一些泛 PoS 網絡,token 決定治理決策或者作用于其他網絡功能,不同之處在于,token 沒有被鎖定,持幣者僅參與治理而無法獲得收入,例如 MKR、0x?;旌瞎沧R是 PoW+PoS 的共識網絡,包括 Decred(DCR)和以太坊棄用的 Casper FFG。
Staking 經濟更有代表性的是 Pure PoS,在其代表性項目中(Carnado、Tezos、Cosmos、以太坊),關于 Stake 的途徑、門檻與 Slash 機制都各有不同。
此外,每條 PoS 公鏈的通脹獎勵也各不一樣,據數鏈評級統計 80 枚數字資產統計得出,目前 PoS 公鏈權益獎勵在 0.02-156.23% 之內不等,如果排除其他影響因素,通脹獎勵比例越高,收益也就越高。不過權益獎勵越高越好嗎?
Wetez 錢包文章曾指出,目前較為成熟的公鏈通脹率都并不高,以 Cosmos 為例,隨著質押率達到一定程度,通脹獎勵將回落至 7%,此外,從 PoW 轉型至 PoS 的以太坊,其通脹考量也僅在 5% 以下。
4、帶火節點生意
Staking 經濟的發展,無疑帶火了節點的生意。區塊鏈產業鏈的上下游均突圍布局,專注多條 PoS 公鏈的節點運營商也開始多了起來。
今年 3 月 29 日,一則 Coinbase Custody 宣布開始向機構客戶提供 Staking 服務的消息惹人注意,Tezos 作為其服務的第一個項目,應聲上漲。
這并非 Coinbase 首次入局,就在一個月前,Coinbase 跟投了第三方節點運營商 Staked.us 450 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資方還包括 Winklevoss Capital 、Pantera Capital。據介紹,Staked.us 通過權益和貸款幫助機構投資者每年可靠、安全地獲取加密資產復合 5%-100%的收益。
Staked.us 這類以各種 PoS 公鏈挖礦為主營業務的 Staking 權益池,是 staking 經濟發展下的特色產物,在 Stakingreward 網站收錄的 22 家 Staking 權益池中,挖礦業務最廣的 Stakinglab 已經囊括了 66 種資產。
他們也頗受資本青睞。去年 9 月,第三方節點運營商同時也是錢包服務商 Wetez 獲得 Continue Capital 與 Nirvana Capital 數百萬人民幣的戰略投資;今年 3 月,權益質押服務創企 Bison Trails 宣布在 Galaxy Digital 的支持下, 已獲 525 萬美元的種子融資。
除了第三方節點運營商之外,加密貨幣投資機構也在入局。
掌管超 10 億美元的 Polychain 旗下 labs 為專門的節點運營商;NGC 與 X-Order 同樣在 2019 年初聯合推出權益委托服務產品 NGC StakeX ,最新消息是回向基金、界石資本和 GBIC 等機構投資者皆已成為其客戶;另外還有萬向區塊鏈于 2018 年 11 月推出的 Hashquark;以及 Tezos 旗下資本 Tezos Capital 。
邱曉棟告訴 Odaily星球日報,Polychain 旗下 labs 在 PoS 圈有節點中的比特大陸之戲稱,這些機構附屬下的運營商們往往因其投資背景,可在項目的 ICO 期間囤幣實現先發優勢,Polychain 就是 Nervos、Cosmos、Tezos、Dfinity 等不少明星公鏈項目的投資人。
以太坊轉型 PoS 的緩慢進度下,礦池們也早早瞄準了 PoS 權益池,當合適的 PoS 公鏈出現,PoW 礦池之爭也暗潮洶涌。國內來看,Cosmos 主網上線前后,星火礦池和魚池(PoS挖礦項目 bitfish 創始人之一為魚池聯創王純)都已入場 Cosmos 權益池生意。此外,Huobipool、Cobo wallet、Math wallet 等交易所與錢包商也已悉數到位。
誰更有優勢?各執一詞。PoW 礦池認為基于 PoW 礦池服務器運維經驗,不乏有 PoW 礦工的進場;錢包與交易所則用戶基數更大,引流成本更低;投資機構旗下則不愁有機構用戶。
5、反哺區塊鏈生態
繼 Cosmos 之后,主網還未上線的 Carnado、polkadot 等優秀 PoS 公鏈成為星火礦池和 Wetez 錢包的下一個觀察目標。
這些新的 PoS 公鏈的出現,給 Staking 經濟帶來更多的想象空間:節點門檻在降低,且角色更加多樣化,留給用戶選擇的余地也更多;受眾的范圍也在拓廣,從個人持幣者到機構投資者,Staking 都不失為一種值得考慮的幣市的定期理財,或可與交易所定期理財產品(例如某幣寶)相互補充,。
而除了以幣生幣之外,Staking 經濟在反哺區塊鏈其他產業。
一者,賦能錢包與空投生態。Hashquark 的 leo 認為,如果錢包跟 Staking 結合起來能為錢包業務賦能,“錢包中存儲的代幣,如果用來挖礦,每天就會有固定的比較好的收益”;而就空投業務而言,leo 表示由于抵押、投票的過程天然地能確定地址的真實性,空投業務將更加精細化與高效率,“現在的空投服務就是找到一個地址就投,其實是非常低效和盲目的,因為無法判斷地址的真實情況”。
二者,有業內人士提出了一種設想,Staking 經濟或許正在為 Defi(去中心化金融)創造更大的需求市場。
一方面是去中心化借貸。做個假設,用戶以 1%的借貸利率借入 PoS token,并將其質押至網絡當中,獲取 5% 年化收益率,便能夠自行保留 4%收益。即便期間代幣兌法幣價格如何波動,該用戶也會獲得法幣收益,相當于規避掉直接持有代幣帶來的法幣本金虧損。
目前,與 PoS 網絡中頗高的年化利率相比,去中心化借貸利率卻不高。舉例來說,基于以太坊的視頻直播平臺 Livepeer 代幣 APR 年通脹率超過 25.8%。但是可以在去中心化借貸產品 Compound 上借入 APR 的最昂貴的資產,是 8.25%。
如果隨著投資回報的需求增加,這種差異也將帶動借貸利率的提高。隨著借款利率和 Stake 收益之間的差距收斂,其相差比或許也將成為一項資產或網絡市場情緒的一個指標。
參考閱讀:
《Proof-of-Stake Ecosystem 102: The End of the HODL? Meme》
《Crypto borrowing and staking?networks》
《Classifying Staking Implementations: A Framework》
《Advantages of PoS algorithm over PoW mining》
《Explain Like I\'m Five: How does, exactly, Blockchain Work? Blocks, POW and POS mining made simple.》
Wetez 公眾號關于 PoS 的系列文章
《百億美元的泛 PoS 生態:哪些問題需要我們認真考慮?》
《Staking Economy 來了!(附 80 個數字資產 Staking Yield 統計)》
工具網站:
https://stakingrewards.com/global-charts
https://www.mintscan.io/validators
聲明:本文為入駐“火星號”作者作品,不代表火星財經官方立場。轉載請注明出處、作者和本文鏈接
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本資訊不作為投資理財建議。
以上就是關于pos機排行靠譜嗎,PoS機制崛起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pos機排行靠譜嗎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