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銀聯pos機,淮安青年五四獎章

 新聞資訊  |   2023-05-13 09:36  |  投稿人:pos機之家

網上有很多關于淮安銀聯pos機,淮安青年五四獎章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淮安銀聯pos機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www690aa.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1、淮安銀聯pos機

淮安銀聯pos機

在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共青團淮安市委、淮安市青年聯合會共同頒授2020年“淮安青年五四獎章”,表彰青年中的優秀典型和模范代表。決定授予王哲等29名同志“淮安青年五四獎章”,授予高鐵東站建設青年先鋒隊等12個青年集體“淮安青年五四獎章集體”。

他們當中,有來自抗“疫”前線的白衣天使、改革發展的先鋒模范、創新創業的致富標兵、教育戰線的人民教師、基層一線的社區干部……他們身上集中展現了新時代淮安青年勤于學習、善于創造、甘于奉獻的優秀品質。

2020年“淮安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

王哲

男,1984年12月出生,大學學歷,國家級體操運動健將,江蘇省淮安體育運動學校教練員。

任職以來,創新訓練載體,努力激發運動員的訓練熱情和團隊精神。2003年獲得全國體操錦標賽團體冠軍;2004年獲得全國體操錦標賽團體冠軍、跳馬亞軍;2005年獲得第十屆全國運動會男子體操團體亞軍。指導隊員曾獲2017年全國少年體操總決賽男子甲組和乙組團體冠軍、吊環冠軍、雙杠冠軍,2018年江蘇省第十九屆運動會跳馬、雙杠冠軍,2019年全國少年體操U系列總決賽10歲組個人單杠冠軍、11歲組團體冠軍和跳馬、單杠個人冠軍。曾獲省二等功、市三等功等。

王鑫

男,1986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黨校研究生學歷,淮安市紀委監委組織部二級主任科員。

近三年來,參與查辦案件50余件,協助開展專項治理,推動7885余萬元專項資金規范運轉,追繳違紀金額720余萬元。注重案件“后半篇文章研究”,撰寫的案后建議受時任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批示肯定。協助推進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監察員辦公室改革相關工作,相關做法被《中國紀檢監察報》專題報道。牽頭開展市紀委機關黨建和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先后被表彰為市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工作先進個人,市紀委監委優秀共產黨員、優秀公務員。

王祖曈

男,1993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學學歷,淮安市廣播電視臺電視新聞記者。

圍繞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等主題,推出1100多篇主題稿件,有200余篇被中央臺、江蘇臺采用。疫情期間,圍繞疫情防控、典型宣傳、社會關切等主題推出報道53篇,其中27篇稿件先后在《共同關注》《江蘇新時空》等中央、省級媒體欄目播出,取得較好社會反響。多次獲省電視新聞獎二、三等獎,2018年獲中國城市臺青年編導短視頻創作大賽三等獎,獲市新聞戰線“走轉改”先進個人、中國(淮安)國際食品博覽會先進個人等稱號。

盧海洋

男,1989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學學歷,國網漣水縣供電公司營業班副班長。

協助省委扶貧工作隊在漣水開展光伏精準扶貧項目,已創造經濟效益2000萬元以上。完成砂板乒乓球世界杯等各類大型文體活動、兩會等供電保障。2018年10月赴甘肅開展為期一年半的東西幫扶工作。2016年獲淮安供電公司崗位能手;2018年獲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技術能手、淮安供電公司先進工作者;2019年獲漣水縣優秀共產黨員、淮安供電公司最美黨員;2020年獲江蘇省電力公司供電服務之星。

朱光

男,1985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學學歷,盱眙農商行信貸管理部總經理。

創新“青商貸”貸款產品,累計發放“青商貸”106筆,金額3.22億元,惠及青年企業家84戶,并獲得省部級及以上榮譽獎勵3項。疫情期間,累計投放復工應急貸364筆,金額2.76億元,惠及客戶355戶,降低客戶利息支出近800萬元。投放農戶春耕備耕貸款4597戶,金額3.3億元。曾獲省“銀團合作優秀掛職團干部”、省“青年崗位能手”、省“銀團合作優秀個人”。

劉松

男,1985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學學歷,漣水縣公安局刑警大隊技術中隊指導員。

工作以來受理活體鑒定2600余份,尸體鑒定1200余例,出具各類鑒定書達2200余份。成立劉松工匠工作室,參與勘驗各類非正常死亡現場達600余次,命案現場50余次,在一些重大刑事案件中發揮關鍵作用。曾在全國公安系統法醫學論壇等平臺發表多篇論文。曾獲省級公安機關重大案件偵破業務競賽第五名、市刑事技術業務能手、漣水工匠;2019年被評為“淮安市最美人民警察”。

羊曉磊

男,1985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淮安清江石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二元酸車間副主任師。

在全公司工藝最復雜、最關鍵的重油催化裂化車間扎根七年。先后參加該裝置多次檢修工作,負責的長鏈二元酸項目為清江石化轉型發展重點項目,完成了全廠兩個關鍵檢修項目(全廠一共五個),承擔著中石化由傳統煉油化工轉型為新生物材料發展方面的重大課題研究任務。組織編寫的QC成果曾獲中國質協石油化工分會一等獎。曾獲揚子石化“安全生產先進個人”“青年崗位能手”。

許偉鵬

男,1992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學學歷,淮安市消防救援支隊翔宇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導員。

工作以來參與滅火救援行動上千起,挽救人民財產數百萬元,先后參加“7.26”江蘇振方生物化學有限公司火災撲救、“3.21”響水特大爆炸事故跨區域增援等重大任務。帶領隊伍多次在市消防救援支隊崗位練兵競賽活動中取得前三名的好成績,曾連續多年獲評市消防救援支隊優秀干部,曾獲“全省優秀團干部”“全省優秀共產黨員”。

許家興

男,1986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淮陰師范學院化學化工學院副教授、省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長期致力于農林廢棄物的資源化開發,在推動區域內秸稈類生物質再利用方面工作成效顯著,成功實現技術轉讓2項,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20余篇,申請專利8項,參編專著1項;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江蘇省高校自然科學基金、江蘇省產學研項目及江蘇省蘇北專項等各類課題十余項。成果獲2017年度中國商業科技進步二等獎、2019年江蘇省科學技術三等獎和淮安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并榮獲淮安市十大青年科技之星等多項稱號。

肖琴

女,1986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淮安西游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市場營銷部部長、西游樂園有限公司總經理。

建設西游項目中,攻克解決300多項建設難題。組織策劃“西游課堂”活動,走進28所學校為近2萬名學生授課。為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帶領團隊策劃設計各類主題海報70余幅、抖音短視頻40余集,學習強國、現代快報、淮安發布等20個平臺進行了轉載推介,共推送信息40余次,累計閱讀量達到20萬。曾獲市“三八紅旗手”、市“五好家庭”、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勤廉先鋒”。

應杰

男,1986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盱眙縣人民醫院科教科科長、中心實驗室副主任、消化內科主治醫師。

主持省衛計委課題一項、市科技局課題四項,發表SCI收錄論文15篇,申報國家發明專利一項,獲授權實用新型專利兩項,出版專業論著一本。入選省十三五“科教強衛工程”青年醫學人才計劃、市“533英才工程”拔尖人才培養對象。曾獲第十二屆“省優秀科技工作者”“市愛崗敬業好青年”“盱眙縣十大杰出青年”。

汪沐

女,1987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淮安市農業農村局漁業漁政處副處長。

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大力推廣稻蝦綜合種養,全市已建成種養面積達85.4萬畝,有效助力農民增收,獲市委市政府創新創優一等獎。疫情防控期間,積極主動為養殖戶和生產企業排憂解難,協調水產品產銷對接、飼料運銷以及苗種供應。先后主持和參與多項省、市級科技項目,發表論文6篇,申請專利3個。曾獲省水產品質量安全執法監管先進個人、入選市“533英才工程”骨干人才。

張帥偉

男,1992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學學歷,73106部隊雷達對抗技師。

多次參加上級比武獲得專業考核第一名。先后兩次請戰參加重大任務,摸透專項數據十余種,填補了該領域多項空白。曾多次獲得“裝備管理先進個人”“防空衛士”“優秀士官”,獲得嘉獎多次。2019年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新時代王杰式好戰士”。

林玲

女,1987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學學歷,中級會計師職稱,淮安市財政局辦公室(政策研究室)四級主任科員。

多次參加市縣主題演講、人大代表履職知識電視大賽、知識競賽、黨建團建活動;連續多年獲全國財政科研宣傳工作優秀通訊員、全市信訪工作先進個人。曾獲漣水縣優秀人大代表等稱號。

周瑜

女,1982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淮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審判管理辦公室副主任。

調研起草司法改革過渡期審判管理系列文件,協助完成中院79名法官入額評估考核,保證了全市法院改革任務順利完成,得到上級法院肯定。組建法院青年志愿者隊伍,開展青年文明號創建活動和“法護家園”系列活動。被評為省優秀共青團干部、全市法院優秀工作者。

趙虎

男,1986年5月出生,大學學歷,江蘇科盛軒逸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帶領研發團隊成功研發出人臉識別核心算法,研發出農民工實名制考勤系統應用軟件在淮安落地應用,成功在全國推廣并建立多家全資子公司填補了盲區。帶領研發團隊研發的“互聯網+NFC讀卡技術”,已覆蓋市面上90%的POS機和手機廠家,填補了國內該領域的技術空白。多次獲得省市級創新創業大賽二、三等獎。

胡玉霞

女,1983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學學歷,淮安市生態環境局工業園區分局負責人、市園區環境監測站站長。

先后鉆研200多項清潔生產審核工藝,獲得國家清潔生產審核師資格。組織工業園區參展2017年國家環保技術大會,成功展示淮安工業園區環保形象,被人民日報等數10家國家級、省級媒體報道。曾獲“環保系統年度先進個人”“淮安市污染防治攻堅工作之星”等15次市級先進榮譽,帶領工業園區分局年年獲得園區優勝單位榮譽。

涂浩

男,1990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學學歷,金湖縣五里村黨總支副書記。

通過電子商務結合金湖本地資源,發展一批批養殖能手,形成了小龍蝦生產、銷售一條龍產業,年銷售額達百萬元。曾獲“市我們身邊好青年”“市信訪工作先進個人”“市大學生創業標兵”“金湖縣勞動模范”“金湖縣鄉村振興青年先鋒”等。

蔡宗溢

男,1988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中共淮安市委黨校哲學教研部副主任、講師。

曾連續5年10多次獲學員滿意度測評第一,受邀為省內外周邊各單位宣講黨課累計400多場近10萬人次。所授課程被省委宣傳部表彰為“全省理論宣講先進報告”,兩次獲得“全省黨校系統精品課”,四次獲淮安市黨校系統教學競賽一等獎,兩次獲全市干部培訓精品課。被評為“省行政學院系統三個一批人才”“教學名師”“江蘇省黨課名師”“江蘇省百姓名嘴”等榮譽稱號。

漆夢潔

女,1987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學學歷,淮陰區司法局社區矯正管理局局長。

累計接手社區矯正對象3901人,達2273小時,無一例脫管、漏管和重新犯罪。在全國率先建立“陽光在線”未成年成長中心,創新教育與維權、預防與矯治交融的工作模式。2020年1月被司法部表彰為“全國社區矯正機構先進個人”,入選省司法行政系統“155”人才工程骨干型人才,曾獲“省后續照管先進工作者”“市優秀共產黨員”“十佳軍嫂”“市愛崗敬業好青年”“淮陰十大杰出青年”稱號。

2020年“淮安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

(疫情防控專項)

王章波

男,1987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專學歷,淮安郵政寄遞事業部物流駕駛員。

2015年到2018年,每天凌晨往返漣水機場與公司,負責直達廈門、沈陽航班的郵件運輸工作。在2020年疫情期間,連續兩次承擔赴湖北運送防疫物資的重任,發揚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2013年全省郵政速遞物流攬投員隊伍建設“士兵突擊”活動中獲“優秀攬投員”稱號,2017、2018連續兩年獲得淮安市寄遞事業部先進個人稱號。

劉立生

男,1985年2月出生,高中學歷,淮陰區人,個體。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從新聞得知火神山醫院建設在即,毅然撰寫“請戰書”,跨越800余公里,駕車8個多小時,赴武漢參與火神山醫院建設。憑借個人過硬的水電安裝專業技術,和工友們按照工程要求提前完成排風系統安裝任務,前后5天時間,總共休息了不到20小時。2020年獲評江蘇省最美防疫先鋒、江蘇好人等。

谷劍

男,1983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學學歷,淮安喂電影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

2013年執導個人首部院線電影《1983楓雨之夜》。2016年3月與市廣播電視臺(集團)新媒體中心聯合成立淮安喂電影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在疫情期間,聯合社會力量執導抗擊疫情主題的公益音樂電視《蒼穹之下》,取得了較強的社會反響。

胡曉曼

女,1991年5月出生,大學學歷,淮安市第二人民醫院腦外科副護士長。

2020年春節面對疫情,臨危受命,擔任市二院發熱門診護士長。帶領全院30名護理骨干24小時奮戰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積極制定團隊協作計劃,優化工作流程,推動病房改造,組織全員培訓,統籌物資調配,加強多部門協同。遇到幼兒輸液、采集咽拭子、氣管插管患者的吸痰等高風險操作總是身先士卒。曾獲省護理技能大賽三等獎、市首屆護理技能大賽二等獎。

徐巖

男,1986年1月出生,大學學歷,淮安區青年商會會長。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積極籌措物資60余萬,實地走訪13個鄉鎮、15個部門。管理的酒店作為淮安區隔離點,積極配合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作為區青商會會長,積極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幫助青商會企業聯系口罩10萬余個。曾獲評“淮安區十大杰出青年”、2018年淮安市公益青商等。

曹偉

男,1982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學學歷,洪澤區中醫院呼吸科主任。

積極報名參加援鄂醫療隊,進駐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參與診療工作。負責方艙內最大兩個區約220多名病人的診治工作,為病患制定實施個體化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兩個區先后有160多名病人治愈出院,60多名病人及時轉院。曾獲洪澤“醫德之星”“十佳中醫師”;獲武漢經濟開發區“白衣衛士”“黨員先鋒”稱號。

崔凱

男,1985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學學歷,淮安市政協辦公室一級科員。

新冠肺炎疫情突發,積極響應機關工委號召,主動報名成為黨員志愿者,與其他3名志愿者協助社區抓好疫情防控和后期復工復產工作,28天時間共完成41棟樓近4000戶的排查和信息更新任務,以及社區安排的其他防疫工作,協助審查60余戶商鋪營業申請并做好日常巡查檢查,梳理總結的“三檢”工作法得到市領導批示。

葛慕蓮

女,1990年4月出生,大學學歷,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外1科副護士長。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主動請戰,于2020年1月28日作為淮安市第一批、江蘇省第二批援鄂團隊成員赴武漢開展新冠肺炎救治工作。面對疫情,毫不畏懼,毅然沖在疫情最前線,并于1月29日在前線遞交入黨申請書。曾獲省護理學會危重癥護理學術會議專科護士辯論賽“最佳辯手”三等獎、市“百佳護士”稱號、市首屆護理技能競賽“三項全能競賽”三等獎。

蔣大為

男,1984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淮安區石塘鎮政法委員、建淮派出所所長。

疫情嚴峻時期,淮安區石塘鎮鵝錢村新冠肺炎確診患者4例,成了名副其實的“高風險”村。主動請戰,擔任鵝錢村疫情防控分指揮部負責人,帶領76人組成的突擊隊日夜奮戰在全市第一個封閉隔離管控的行政村。2017年獲“全市最美家庭”稱號;2018年獲“全市公安青春之星”“全市青年崗位能手”稱號;2020年2月被江蘇省公安廳記個人三等功;2020年4月獲評江蘇好人。

2020年“淮安青年五四獎章集體”

高鐵東站建設青年先鋒隊

高鐵東站建設青年先鋒隊自2016年組建以來,務實苦干,主動作為,善作善成,創新實踐,節約工期200天,如期建成淮安東站綜合客運樞紐,實現我市貫通高鐵的“歷史飛躍”,確保了S237高架快速路、枚皋路等十余條市政道路與淮安東站同步投入使用,保障了市民高效便捷地進入高鐵站;堅持將海綿城市設計理念融入高鐵商務區建設全過程,保障了全國少有的站前景觀公園濱水休閑區如期建成開園。與中鐵四局等央企建成“路地共建”黨建同盟,實現了將黨建工作與保障東站樞紐建成通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等結合起來,引領高鐵商務區高質量發展。

江蘇沙鋼集團淮鋼特鋼股份有限公司智信中心信息化團隊

江蘇沙鋼集團淮鋼特鋼股份有限公司智信中心信息化團隊是一支創新力強的青年隊伍,現有成員18人。新冠肺炎疫情面前,該團隊利用信息化技術自主開發疫情上報手機APP系統,幫助企業全面防控,提供了堅強的保障。近年來,該團隊借助云平臺、物聯網等信息化技術和手段進行智能化管理,打造特鋼制造工業互聯網工廠。通過信息化手段深挖企業潛力,給企業帶來多方面的經濟效益,僅MES、質量和能源管控系統開發運行就給企業累計創效超1233萬元。近兩年,該團隊助力公司先后榮獲“江蘇省工業互聯網示范工程”、“江蘇省上云企業”等榮譽稱號。

古黃河創新創優突擊隊

淮安市古黃河創新創優突擊隊現有隊員11名,平均年齡29歲。突擊隊自2015年成立以來,以技術創新為動力引擎,大力推進實施“數字河道”“科技箱計劃”等創新項目,不斷實現前沿科技向行業領域延伸應用的目標,完成傳統水利管理向“智慧水利”的轉型突破。近年來,突擊隊在省市級水利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5篇,完成“河水冷卻循環改造”等多項技術創新項目,1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項獲得南京水科院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單位先后榮獲“中國水利工程優質(大禹)獎”“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五四紅旗團支部”等各級榮譽12項。

淮安民用機場有限責任公司安檢保衛部

淮安機場安檢保衛部現有員工79人,是一支業務精湛、雷厲風行的安保隊伍。始終秉承“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國家安全方針,堅持“在崗一分鐘安全60秒”。通航至今,累計查獲違禁物品10萬余件,成功查獲電子雷管爆炸物1起,協助公安機關查控嫌疑對象10余起,保持10年安全無隱患。近年來,安檢保衛部先后多次被授予“省青年文明號”“東部機場集團先進集體”“民航華東地區安康杯競賽優勝班組”“民航華東地區管理局工會先進集體”等稱號。安全保障無終點,進步永無止境,安檢保衛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為淮安經濟建設發展保駕護航。

淮安市國有聯合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財務處

市國聯集團財務處現有成員20人,平均年齡33歲,是一支高素質、戰斗力強的青年隊伍,榮獲“市2019年度青年文明號”稱號。處室自成立以來,不斷發揮集團管控下財務管理的重要作用,一貫秉承“以資金運作為核心,以財務管理為主線”的理念,不斷完善組織架構及創新管理體系,開創了淮安市融資平臺公司集中管理模式的先河,保障了淮安金融中心(省重大項目、市十項重點工程)、內環高架(我市史上投資額最大的單體項目)、全市七成棚戶區改造等上百億資金運作無差錯。全力配合國聯集團各項戰略方針的落實,推動集團高質量發展。

恩來干部學院踐行恩來精神青年先鋒隊

“恩來干部學院踐行恩來精神青年先鋒隊”是恩來干部學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周恩來同志六個“杰出楷模”精神的重要力量。2019年培訓了來自中央統戰部、外交部和人社部等中央部委和國家機關以及全國各地的167批28000人次學員。2019年4月獲評中組部“干部黨性教育基地”,12月獲“踐行周恩來精神模范團隊”稱號,2020年4月參與中組部全國重點課題“黨性教育大綱研究”。

江蘇省淮陰中學高三年級數學備課組

2020屆高三數學組以青年教師為主,“擔當育人,追求卓越”的教育情懷流淌在團隊每位成員的血液中。近年來,多人為市級學科帶頭人,通過“青藍工程”師徒結對方式,相互交流與學習,年輕教師快速成長為骨干教師,多篇論文在核心期刊發表,多人參與省級課題研究,該團隊獲得教學科研獎。在組內共同努力下,開展更加系統和完善的高三資源建設,為數學大組和學校網絡化教學提供了便利。當突發疫情時,有序地組織學生線上學習,師生共克時艱,成效顯著。高三數學組所有成員不斷創新,追求有效性高三復習,成就每位學生的卓越追求。

淮安報業傳媒集團新媒體發布中心

淮安報業傳媒集團新媒體發布中心成立于2018年,現有人員24人。團隊不僅將“五四”精神刻畫在新媒體作品上,更融入每個人的血液中。團隊主要承擔著“淮安發布”微博微信公眾號、淮安新聞網等媒體的制作發布任務,在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上不斷努力,講好淮安故事,助推高質量發展,被評為省市“文明辦網”先進單位、“踐行周恩來精神模范團隊”,多件作品獲省好新聞、省新媒體創新作品等獎項。戰“疫”期間,團隊更是聞令而動、全員作戰,及時傳達市委市政府的聲音,也把老百姓的心聲和訴求傳達給市委市政府,切實起到了“連心橋”的作用。

淮安市審計局淮審青年先鋒隊

淮安市審計局“淮審青年先鋒隊”堅持以高質量審計工作服務淮安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近年來團隊成員主審項目上百個,查處各類違紀違規金額數億元,團隊成員遠赴新疆開展援疆審計、扎根基層農村開展鄉村振興審計。被授予2018年度“江蘇省五四紅旗團支部”榮譽稱號,主審項目被省審計廳表彰為2019年度全省優秀審計項目一等獎,開展的為民辦十件實事情況跟蹤審計被省審計廳表彰為優秀“兩統籌”審計項目,《創新開展“民生十件實事審計”推動實事惠民》入選全省審計系統2019年度十大新聞,全省鄉村振興審計工作中獲省審計廳表彰。

淮安市人民檢察院“檢護民生”公益訴訟辦案團隊

淮安市人民檢察院“檢護民生”公益訴訟辦案團隊聚焦生態環境、食藥安全等重點領域精準發力,組織開展“保障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等9個事關民生保護的專項活動。該團隊辦理的全國首例英烈保護民事公益訴訟案件曾某侮辱烈士名譽案,被中央電視臺等全國2000余家新聞媒體多次報道,入選了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三批指導性案例,被評為2018年度全國和全省檢察機關十大法律監督案例,還被收錄最高檢民事行政檢察工作30周年經典案例。牽頭推進實施的“生態司法保護行動”被江蘇省依法治省領導小組辦公室評為首批“全省優秀法治實事項目”。

2020年“淮安青年五四獎章集體”

(疫情防控專項)

淮安市抗擊疫情定點收治青年醫療隊

自疫情發生以來,市衛健委重點指定市第四人民醫院作為新冠肺炎疫情定點收治醫院、市第二人民醫院廈門路院區及縣區級醫療機構作為新冠肺炎輕癥疑似留觀點,成為全市抗擊疫情的主戰場,肩負著全市560萬人民健康的保障任務。市區定點收治醫院青年團員、醫務人員300余人紛紛請戰,詮釋了最美“逆行”。全市累計排查重點人群3萬余人,治愈確診病例66人,取得了新冠肺炎患者零死亡、醫護人員零感染的優異戰績。3月9日,定點收治醫院66例確診患者治愈出院,新冠肺炎患者階段性清零。

淮安市援鄂醫療救治青年突擊隊

全市先后派出四批醫療隊員共計74人援鄂,35歲以下青年比例達70%。第一批隊員在武漢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奮戰50天,接診患者近400例,治愈出院患者200多例,搶救患者200余次。第二批隊員在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奮戰37天,收治患者560名。第三批隊員與黃石市陽新縣人民醫院醫務人員并肩作戰40天,總體治愈率由10.9%提高到94.26%。第四批隊員為武漢東西湖方艙醫院患者和醫護人員提供心理援助,3名隊員均獲方艙醫院“先進標兵”稱號。我市醫療隊工作得到受援地充分肯定,陽新縣委縣政府日前專門發來感謝信,稱贊他們是不計名利、不畏生死的“最美逆行者”。

關于2020年“淮安青年五四獎章”評選結果的通報

向下滑動查看全文 ?

今天,我們為他們點贊、打call!讓我們學習他們的精神風貌和價值追求,牢記使命、不負重托,全力燃燒青春“卡路里”、跑出青春“加速度”,在推動淮安邁向“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中勇挑重擔、再立新功。

編輯 | 周力新

以上就是關于淮安銀聯pos機,淮安青年五四獎章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淮安銀聯pos機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轉發請帶上網址:http://www.www690aa.com/news/40657.html

你可能會喜歡: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babsan@163.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