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很多關于pos機掃支付寶幾天到賬,從現金到刷卡再到掃碼 網絡支付值得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pos機掃支付寶幾天到賬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www690aa.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pos機掃支付寶幾天到賬
超市當中貼滿了鼓勵使用第三方支付的廣告。 銀行ATM機開始推出掃碼取款和手機取款。 現在的POS機也逐步升級,功能越來越多。 早餐攤位上掃碼支付的人越來越多。
原標題:滿城盡掃二維碼 網絡支付"托付終身"還遠嗎?
十年之前,市民出門消費還帶現金,五年之前,刷銀行卡和信用卡成為消費潮流,如今一部手機掃掃碼就全搞定。從最開始使用網銀,到通過支付寶等第三方購物,再到隨手掃碼支付,效率提高和便捷的另一方面,支付方式的改變,逼迫商戶的收款方式也在改變,隨之而來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例如手機支付出現的風險以及維權問題,也有部分老人表示,學習移動支付確實困難較大,還是希望能保留一些傳統支付渠道。
效率提高,會計3個變1個
對于很多市民來說,“通過互聯網進行支付”最初的記憶是網銀。(網上銀行又稱網絡銀行、在線銀行或電子銀行)。“我最初用的網銀有個‘優盤’叫U盾,插入電腦后打開安裝好的一個軟件,輸入密碼驗證成功,可以在網絡上充電話費。”市民孫先生向半島記者回憶,那是在2010年前后,剛從大學畢業不久的他,以此告別了手機充值卡充值模式,感覺到前所未有的便捷。
后來,網銀從電腦上“搬家”到手機上,可以直接登錄銀行賬戶。孫先生還是經常使用,他打開常用的銀行賬戶手機客戶端,選取2017年5月11日至2018年5月10日,很快顯示在這一年里共有業務100筆,流水共18萬余元。
工作中網絡銀行的作用也不容小覷,孫先生在位于深圳路附近的一家網絡公司上班,平時客戶將錢匯入公司賬戶后,就可以得到相應的網絡服務。近幾年里,孫先生驚奇地發現,公司本來有3個會計,發展到目前只剩下一個了。本來公司財務部門負責整理各式合同、發票,并對交易進行統計、列表,套入公式算出公司工作人員的提成。在公司業務“上網”后,大量的工作內容都交由計算機操作,包括賬目內容,在網絡軟件的幫助下,所有交易的支付情況和客戶歸屬情況都會被統計,自動計算出提成和績效。這樣一來,3個人很多時候沒事可做了。
被托付“終身”的第三方支付
網絡支付為人們所熟知,“網購”這一行為居功至偉。孫先生還記得最初的時候,他購物付款使用的是網銀,沒用幾年時間,支付寶開始普及,為人們所熟知。
回溯這段發展歷程,2003年阿里巴巴開辦淘寶網,為解決交易雙方的信用問題,淘寶網推出了帶有虛擬賬戶功能的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寶,買家支付款項先由支付寶凍結,待賣方收貨無誤后再確認收貨,款項解凍,記入支付寶虛擬賬戶中。虛擬賬戶中的余額可提現,也可用于購物消費。
資料顯示,1999年,我國第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成立。2004年支付寶成立后,第三方支付公司逐漸被大眾了解并接受。隨著國家政策的積極引導和鼓勵,電子商務行業的興起,以及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第三方支付行業迎來高速發展期。
從目前國內第三方支付的競爭格局來看,總體上呈現出雙巨頭格局:支付寶與財付通旗下的微信支付占據了90%以上的市場份額。而截至2017年底,我國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業共計246家,則意味著244家企業爭奪不足10%的市場份額。
這些平臺都建立了各自的生態系統:支付寶建立了包含購物、旅游、教育、資金往來、公益、金融、生活等在內的資金融通體系;財付通則更側重于微信社交屬性的引流,目前建立了包括充值繳費、公益、金融等在內的社交融通體系;其他第三方支付平臺所涉及的業務領域不外乎上述幾類。加上越來越好用、功能強大的各式手機銀行APP,日常生活中的幾乎所有付費都可以使用一部手機完成,孫先生比喻,“完全可以托付終身”。然而,這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發展中,也產生了如挪用備用金等亂象,還有很多詐騙事件通過第三方平臺完成。
賣饅頭的借賣水果的二維碼
互聯網支付也在不斷發展之中。近幾年里,大出風頭的是移動支付,最常見的就是掃碼支付。家住大堯三路的市民張女士向記者講述了一個好玩的故事:在她家附近,有一個饅頭攤位緊挨水果攤,饅頭攤老板是一名中年女子,一直沒有收款二維碼,很多年輕顧客沒帶現金,她就去借水果攤老板的二維碼,水果攤老板再把錢給她。“今年春節后她就買了智能手機,做了一個收款二維碼,人們都說她‘升級啦’,她笑著說,再不弄,饅頭都賣不出去啦。”
在南京路與太湖路路口附近的一家羊湯館中,店主劉平娟和丈夫謝洪文把二維碼就貼在了熬羊湯的鍋臺旁邊。據劉平娟介紹,2016年年底的時候,有個年輕人結賬時說要用手機掃碼支付,問店里有沒有二維碼可以掃,夫婦兩人當時還不知道手機掃碼支付是咋回事,最后還是收的現金。后來發現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要用手機掃碼付錢,夫妻兩人這才意識到手機支付重要性,于是從微信支付寶注冊賬號、網絡綁定銀行卡等等開始學起。謝洪文感嘆說,現在基本都收不到現金了,全是掃碼支付。
記者走訪發現,除了商鋪之外,無論是賣早點的還是菜市場的商販,也都在自己的攤位上分別擺上了微信及支付寶的二維碼,記者與商販們交流得知,他們大都來自郊區或者農村,一開始的時候連上網都不會,但是越來越多的顧客開始掃碼支付,他們也不得不逼著自己去學習這些新的東西,現在也逐步享受到了網絡給他們帶來的便利。
《中國支付清算行業運行報告(2018)》新增了條碼支付相關業務的數據分析。數據顯示,2017年,條碼支付快速普及,推動移動支付從線上向線下場景滲透,交易量不斷擴大。全年非銀行支付機構共辦理條碼支付業務73多億筆,金額9100億元,消費占比99.93%,單筆消費金額500元以下的占絕大比重,小微、快捷、便民支付特點愈加明顯。
今年5月初,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在農村地區,移動支付業務已經占絕對優勢。2017年,非銀行支付機構為農村地區提供網絡支付業務共計1417.82億筆,金額45萬億元。
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的《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前景及政策導向》,數據顯示,到2017年底我國網民中農村網民占比達27%,農村網民規模達2.09億,農村互聯網普及率上升至35.4%。值得一提的是,網民在線下消費使用手機網上支付比例由2016年底的50.3%提升至65.5%,移動支付加速向農村地區網民滲透,農村地區網民線下消費使用移動支付的比例已由2016年底的31.7%提升至47.1%。
■隱患 支付寶14萬買包子,假如商家不還錢
近日有媒體報道,在鄭州市商都路和十里鋪街交叉口的汴梁大湯包店消費時,一名叫“*洪偉”的顧客通過支付寶一下轉了147258元,時間都過去一個多月了,這位顧客一直沒有現身,店主何劉竹很著急。5月9日,購買包子時誤用支付寶轉賬14萬多元的韓洪偉現身包子店,隨后和包子店店主一起到轄區派出所,派出所核實確認當事人確系韓洪偉,包子店店主將到銀行把錢轉回給韓洪偉。
如今,無論是買菜吃飯、娛樂購物、出行坐車還是看病求醫,二維碼無處不在,使用手機掃掃碼就可以付錢,不用帶現金,還不用找零,互聯網支付存在很多的便利,但是在市民使用過程中也逐步暴露出了一些問題,例如錯誤轉賬追討難的風險,如果把轉賬賬號或者轉賬金額輸錯,那么在茫茫人海中,要找到這位收錯錢的當事人并讓其返還十分困難。移動支付一旦出現手機被盜、中病毒或者被他人擅自操作,很可能造成資金被盜。
再就是利用二維碼進行網絡詐騙的騙局并以個人信息為基礎的精準詐騙逐漸成為不法分子盜取資金的主要手段,這也導致個人信息尤其是個人金融信息有很大的購買市場,被大量非法買賣。支付寶曾經發布過相關調查數據顯示,網上支付最常見的風險類型是信息泄露引起的賬戶被盜和網絡詐騙,占到網上支付風險八成以上。
山東文翔律師事務所劉書峰律師表示,在移動支付當中轉錯賬想要維權,電子證據舉證困難法律風險,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移動支付會存在不能確認對方真實身份的情況,異地轉賬的話維權成本會更高;二是電子證據容易丟失,無法證明支付過程的問題,個人信息泄露,也很難確認就是從支付端泄露的。這樣用戶方面要提高警惕,防范各類陷阱,另一方面也要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對電子支付市場進行規范。
POS機“被迫”升級
互聯網支付的發展,給傳統的支付行業帶來巨大變革。比如以前人們常常用到的POS機和ATM機,離我們的生活漸行漸遠。
今年38歲的國金鵬前些年發現使用儲蓄卡和信用卡的人越來越多,他認為發現了商機,2015年從島城一家知名企業辭職,到了青島卡盒科技公司專門從事POS機的推廣工作。國金鵬告訴記者,“當年推廣還挺順利的,但是自從掃碼支付出現之后,POS機雖然可以刷信用卡,但優勢越來越小,一些商戶就直接擺出自己的二維碼,消費者可以刷卡,也可以掃碼。”這時,掃不了微信和支付寶的POS機遭遇瓶頸期,不得已,廠家對POS機進行科技升級,現在開始逐步推出一些可以掃碼支付的新機器。
據介紹,用手機移動掃碼支付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方式是消費者用手機掃商戶的二維碼。另一種方式則是商戶用智能POS機來掃消費者手機上的付費碼,這樣的POS機既可以刷銀行卡信用卡,也可以掃消費者手機上的微信支付寶付費碼,現在有不少超市、飯店等較大的商戶都在廣泛使用。
曾有業內人士指出,傳統POS機的核心功能是刷卡支付,然而在移動支付時代最顯著的一個變化就是卡片虛化,這對于傳統POS機市場需求打擊是很大的。而根據不同的場景需求,POS機的產品種類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便是市場競爭的加劇。以POS機價格的比拼為例,有的商家可能覺得一些價格上千元的智能POS機較貴,自身需求主要是二維碼掃碼,因此可能只需要較為輕便的“小白盒”式的掃碼機具,價格也僅在200元左右。現在哪些POS機廠商能夠在短時間內實現整個POS機具的智能化,實現整體業務的多元化發展,適應市場需求,哪些廠商就能夠實現突破。另外誰的成本更低,能降到大部分商戶接受的水平,誰才能形成大的發展。
ATM機“無處容身”
近日,家住市北區的孫女士想購買一種只有某銀行才有的理財產品,結果發現多年沒去過的銀行網點不見了,從手機地圖上查找,竟然看到該家銀行在市北區幾乎找不到網點了。最后,她跑到市南區南京路上該銀行的網點辦理相關業務。
在青島,銀行大規模鋪設自助機始于2008年,自助渠道因具有成本低、服務時間長、效率高等優點,被視為提升服務效率的最佳途徑。
然而,ATM機在網絡時代遭遇了危機。根據青島銀聯提供的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年底,島城共有ATM機8333臺,同比減少了14.13%。對于裁撤原因,銀行的工作人員坦言,主要是ATM機的使用量在下降,但是成本卻一直居高不下,除了幾萬元的設備購置成本,每年光維護、清機一臺機器就要幾萬塊錢,這樣一來,ATM機逐步淪為“雞肋”。
為了留住客戶,各大銀行也開始對ATM機進行智能化改造。例如有的銀行如招商銀行試水“無卡服務”,顧客無需銀行卡,也能取款。一些銀行網點針對現階段以老年客戶為主增加了各類人性化服務,比如建設銀行推出了二維碼取款功能。而一部分老人表示,自己對于移動支付和網絡來說,學習難度很大,還是希望能夠保留一些傳統的支付渠道。
雖然傳統銀行面臨移動支付的沖擊,但是銀行業金融機構仍為主力。今年4月26日,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布了《中國支付清算行業運行報告(2018)》。《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國內商業銀行共處理移動支付業務約375億筆、金額約202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6.06%和28.80%。非銀行支付機構共處理移動支付業務約2390億筆、金額約105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46.53%和106.06%。在2017年,我國銀行卡業務繼續保持快速健康發展,全年發生銀行卡交易約1490億筆,金額約760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9.41%和2.67%。
2017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當中,全球共有36家銀行上榜,其中中國上榜的銀行共有9家,分別為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及民生銀行。值得一提的是在這36家銀行中,利潤榜前四名分別被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和中國銀行所占據。
■專家解讀 互聯網支付將進一步普及
銀盛支付青島分公司創新業務部商務經理侯欣彤向半島記者介紹,互聯網支付是相對于傳統支付的一個概念。傳統的支付方式比如直接現金交易、通過POS機刷卡支付。而在互聯網發展的帶動下,電商平臺的涌現使人們慢慢的開始通過電腦網頁、手機APP甚至微信公眾號、小程序來實現購買,這些在線交易的支付方式都是互聯網支付。
互聯網支付也經歷了多年的發展。最早的線上支付是從銀行開始的,侯欣彤說,人們去銀行辦銀行卡,會被詢問是否開通網銀,如果開通會拿到一個U盾,這個U盾就是作為保障電子支付的加密安全協議。
而第三方支付機構則出現于1999年,起初只有兩家公司,分別位于北京和上海,這只是萌芽階段。隨著越來越多的第三方支付機構涌現,第三方支付的發展也迎來了爆發期。這個過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因此相關部門加強了監管,設立“支付牌照”。“簡單說,想要做合規的第三方清算業務,就需要持有相應的牌照。”她說,這類牌照的第一批在2016年到期,人民銀行根據企業資質、業務合規性等多方面因素進行審查,來進行牌照的第二次續展。
近年來,隨著移動設備的普及,移動支付也越來越流行,對此,相關部門也相應加強了監管。值得一提的是,在互聯網支付發展過程中,互聯網金融行業也蓬勃發展起來,“金融業務依托資金,資金流通就需要有通道,也就離不開支付。”侯欣彤表示,互聯網金融產品,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接受。
目前階段,侯欣彤認為,隨著市場發展的穩定,以及監管力度加強,“互聯網支付行業度過了野蠻式增長的階段,增長幅度逐漸放緩,趨于穩步上升。”未來,隨著互聯網支付的進一步普及和完善,將會推動無貨幣化社會的發展。侯欣彤說,目前國內一二線城市以及南方城市,出門不帶現金或帶少量現金已經十分常見,即使一些年紀稍長的人,在學會互聯網支付后也在慢慢的嘗試接受。人們開始習慣并享受這種支付方式帶來的便捷。
針對互聯網支付,半島記者還采訪了英凡研究院院長、上海交通大學中國普惠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費方域,他表示,互聯網支付方面中國走在了國際前列,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其中,代表性的形式是移動支付,這種支付方式大大提高了支付效率。同時,針對互聯網支付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現在央行加強了管理,使得安全性大大提高。”費方域表示,既有便利性又有安全性,對于消費者和商戶來說都是好的,因此受到了歡迎,未來,互聯網支付將進一步普及,使用范圍會更大。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潘立超 韓小偉
[來源:半島都市報編輯:光影]
以上就是關于pos機掃支付寶幾天到賬,從現金到刷卡再到掃碼 網絡支付值得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pos機掃支付寶幾天到賬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