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很多關于pos機發卡方不支持此交易, 什么是發卡機構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pos機發卡方不支持此交易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www690aa.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pos機發卡方不支持此交易
當今社會,每個人手中至少都有好幾張銀行卡卡,幾乎每張銀行卡,我們除了看到“XX銀行“字樣外,雷打不動總會看到“銀聯”兩字,要么在右下角,要么在右上角。說是鐵打的銀聯,流水的銀行,一點也不夸張,銀聯出現的概率太多,以至于我們有種假象,我們日常用的銀行卡,是銀聯發行的。
我們用的銀行卡,是不是銀聯發行的呢?
一、什么是發卡機構?
發卡機構是指向消費者或企業提供信用額度或借記卡或預付卡的組織,可以是銀行、信用合作社、儲蓄貸款協會、政府實體(比如郵政組織)或零售商。
對于國內來說,發卡機構大部分都是銀行機構擔任,比如我們常見的工商銀行、招商銀行,他們都是發卡機構。
對于一些持有發行預付卡資質的非銀行金融機構(非銀行金融機構:除中央銀行、商業銀行和專業銀行以外的所有金融機構),它們也屬于發卡機構。
對于國外來說,發卡機構也包括銀行機構及非銀行金融機構,比如荷蘭銀行、大華銀行、三井住友銀行,德意志銀行等。
二、發卡機構與銀聯有什么關系?
為何發卡機構發行的每一張卡都印有銀聯的標識呢?
銀聯卡組織是2002年成立,但我國的第一張銀行卡-長城卡是在1986年誕生的,隨后各家銀行相繼發行了自己的借記卡和信用卡,同時為了方便持卡人使用它們的銀行卡進行支付,紛紛布置了自己的POS和ATM機,但只能受理本行卡的交易。
沒有銀聯之前,各家銀行是如何處理卡交易的呢?
第一階段 各家銀行各自為政
一開始,各家銀行彼此之間井水不犯河水,就是苦了一些大商場、大酒店,為了最大可能滿足持有不同銀行卡的消費者能夠成功刷卡消費,只能辦理各家銀行的POS機,柜臺上堆滿了各式各樣的POS,銀行卡的受理環境受到了極大的制約。
支付流程示意圖(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同城跨行階段
1993年,國家提出了要搞一個金卡工程!目標就是要把銀行和銀行之間的通道都打通。于是各地相繼成立了城市銀行卡信息交換中心。一共有18個銀行卡信息交換中心。
有了銀行卡信息交換中心后,本市本省就能實現銀行卡的同城跨行交易了,于大商場大酒店等商家來說,不再用辦理一堆各家銀行的POS機了,只需辦理一家銀行的POS機就能刷各家銀行的卡了。
比如:建設銀行和農業銀行合作,要求農業銀行也在建設銀行開個銀行賬戶,建設銀行也在農業銀行開個銀行賬戶。
當用戶持有農業銀行卡到商家持有的建設銀行POS機消費時,直接刷卡消費就行了,建行結算給商家,農業銀行結算對應的錢給建設銀行在農業銀行開設的賬戶。
第三階段 分久必合,銀聯出場
截至2015年底,我國共有4261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其中農村信用社1373家,村鎮銀行1311家,農村商業銀行859家,城市商業銀行133家,股份制商業銀行12家、民營銀行5家。
如果還是按照第二階段的方式解決銀行之間的跨行交易問題,各銀行之間單是系統對接就撓頭皮了,這個時候,銀聯出場了。
在2002年,由人民銀行牽頭,各家商業銀行一起入股,在上海浦東成立了中國銀聯。各地的銀行卡信息交換中心改頭換面成為了各地銀聯分公司。大家一起系統對接互聯,各家銀行在人民銀行和銀聯處開通賬戶,當涉及到跨行交易時,由銀聯及人民銀行負責清算和結算。
至此后中國銀聯制定統一的卡片規范,和信息規范。中國銀聯也成為了國內至今為止唯一的銀行卡跨行交易清算中心。從此銀聯一統中國境內的銀行卡的交易轉接和清算任務。
最后,值得要注意的是,我們常說的銀聯、Visa、Mastercard、JCB、美國運通等,它們并不是發卡機構,并不支持發卡,而是卡組織,負責支付卡交易的信息轉換和結算服務的。
以上就是關于pos機發卡方不支持此交易, 什么是發卡機構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pos機發卡方不支持此交易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