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很多關于消費貸款個人pos機刷,個人消費貸款漏入股市 銀行需扎緊貸后監管籬笆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消費貸款個人pos機刷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www690aa.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消費貸款個人pos機刷
雖然金融監管部門明確要求個人消費貸款不得用于股市等非消費領域,但在股市高獲利、部分銀行貸款用途監管不嚴的背景下,一些市民開始“鋌而走險”。盡管一些業內人士表示,個人消費貸款大規模流入股市的可能性較小。但消費貸款入市現象的存在,對銀行貸款用途的審核和貸后監管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本報記者楊洋“我炒股的資金是從銀行貸來的。”在北京從事IT行業的袁先生日前向記者透露。
過去一周,股市不斷刷新“天量新高”的紀錄———滬指一周上漲超過7%,4個交易日連續成交超過1萬億元。那么萬億元資金來自何處?“已有跡象顯示,個人消費信貸正成為入市資金來源渠道之一。”某業內人士認為。
消費貸“便捷”入場
“非常合適。”在談及利用消費貸款炒股的原因時,袁先生這樣回答,“個人消費貸款為6%的年利率,而炒股一個月的回報率卻能達到10%或以上。”
那么個人消費貸款是如何入市的呢?從袁先生的操作來看,過程并不復雜。他首先從一家股份制銀行申請到一筆金額為30萬元、期限一年、年利率6%的貸款,其次直接將貸款資金取出投入股市。
按照金融監管部門的規定,申請個人消費貸款,應以消費發票、交易市場供貨單據、商戶電子賬單、銀行卡刷卡單證等消費憑證作為貿易真實性的證明材料。此外,某大行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目前該行非質押的個人消費貸款可以在任何電商網站、POS機刷卡消費,但貸款資金絕對不會打入申請人賬戶。
中小銀行在這方面的要求相對寬松。記者咨詢多家中小銀行后發現,如申請一筆30萬元的個人消費貸款,銀行僅對申請人信用情況、年齡、工作年限或職業身份要求有規定。袁先生也證實,申請過程中,銀行僅要求其提供近6個月的工資流水證明。
銀行的推銷行為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消費貸款入市。袁先生說,貸款炒股的想法是在銀行工作人員推銷貸款產品時才產生的。某大行相關部門負責人更表示,進入2月份后,除部分股份制銀行外,已先后有多家城商行客戶經理上門推銷個人消費類的貸款產品,且承諾的貸款金額多在15萬到30萬元之間,不少員工都已順利申請到。
根據監管要求,在銀行員工通過實地調查、賬戶監控、關聯人訪談等方式加強貸款檢查的同時,銀行也應通過制度明示、流程約束等手段,引導、監督員工依法合規經營。
消費貸迎“盛宴”需防入歧途
流入股市的個人消費貸款規模有多大?會否引發風險?
事實上,個人消費貸款被挪用于股市投資、購買住房、生產經營等非消費領域的情況一直存在。銀監會也曾專門下發《關于個人消費貸款領域風險提示的通知》,明確要求加強個人綜合消費貸款的風險管理。
一些業內人士表示,作為監管部門日常監管的重點,個人消費貸款被挪用的情況已明顯減少。另外,銀行對金額較大、明顯與日常消費屬性不匹配的個人消費貸款多進行控制,因此個人消費貸款大規模流入股市的可能性較小。
貸款金額不大也被袁先生視作“風險較小”的主要理由,他說,自己有能力按時償還銀行貸款本息。
根據央行數據,我國小額消費貸款2008年至2012年年均增長接近40個百分點,目前仍處于高速增長階段。同時,在居民消費觀念轉變、利率市場化、互聯網金融發展加快等多重因素助推下,個人消費貸款業務更成為銀行利潤的主要增長點。
多家銀行也將其作為今年業務擴展的重點。中部某銀行近日便提出,作為轉型的一項重要舉措,將穩步發展住房、汽車、旅游等消費金融,促進消費升級。
而從目前情況來看,各銀行均開始加速推出個人消費類貸款產品。個人消費貸款“盛宴期”已來臨,經記者粗略統計,相關產品已超過20個,如白領貸、工薪消費貸、金貸寶、現貸派等。對比不難發現,各銀行推出的個人消費貸款雖名稱有所不同,但存在高度同質化傾向,如申請門檻低、放款時間短等。
民生銀行(行情600016,問診)相關負責人日前就公開表示,“2015年,消費信貸市場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為應對同業競爭挑戰,從去年年末開始,一些銀行推出個人網上全程自助消費貸款產品,用以吸引客戶。
對此,某銀行負責人介紹說,網上個人消費貸款產品不需要提供任何材料,申請、審批、簽約、支用等全部環節均可在網上一步完成。不過,這也對貸款用途的審核和貸后監管提出更高要求。
以上就是關于消費貸款個人pos機刷,個人消費貸款漏入股市 銀行需扎緊貸后監管籬笆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消費貸款個人pos機刷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