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pos機公司,奮斗的青春不后悔——追記中國銀行遼寧省本溪分行原團委書記

 新聞資訊2  |   2023-05-25 13:55  |  投稿人:pos機之家

網上有很多關于遼寧pos機公司,奮斗的青春不后悔——追記中國銀行遼寧省本溪分行原團委書記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遼寧pos機公司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www690aa.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1、遼寧pos機公司

遼寧pos機公司

4月11日,張弛31歲生日的前一天,他在手機里寫下這樣一句話:“我把最美好的青春都獻給了中行,但是無怨無悔,因為我曾經奮斗過。”張弛,中國銀行本溪分行的客戶經理、團委書記,寫這話時正躺在病床上。嚴重的纖維化使他的肺如石頭般沉重,痛快地吸口氣都成了奢望。

46天后,這個年輕的生命結束了。難道這是他對自己30年人生路的總結和感悟嗎?或許張弛知道自己生命短暫,所以他的每一天都過得那么充實,那么全力以赴。

沒有轟轟烈烈,沒有驚天動地,張弛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平凡小事,但就是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因為被做得那樣完美、那樣溫暖、那樣有情有義,一點一滴累積起來,便不再平凡。

向下扎根、向上成長,奮力向著人生的目標和理想前行,在平凡的崗位上用卓越詮釋著責任和價值。張弛用他對生命、對事業的熱愛與堅持,為新時代年輕人的人生道路寫下閃光答案——奮斗的青春不后悔!

努力做到最好

成功背后,一定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在張弛看來,沒有平凡的崗位,只有平庸的人。只要站好自己的那班崗,向著心中的夢想和目標努力做到最好,平凡也會綻放出卓越的光芒。

大學畢業后,母親想通過關系給張弛找一個輕松點的工作,可是他拒絕了。他對母親說,“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不走“拼爹”“拼媽”路線。

在4S店銷售過汽車,在房產公司做過策劃,也闖蕩過北京、沈陽,張弛不斷地尋找著實現自我價值的天地。

2009年4月,中行本溪分行組建銀行卡直銷團隊,招聘工作人員。盡管只是臨時工崗位,但他仍決定試一試。

上班沒幾天,張弛就來到直銷團隊負責人梁薦的辦公室,認真地問道:“領導,我就是想知道,成為一名正式員工需要哪些條件?”

那一天,在與張弛的長談中,梁薦打心里喜歡上了這個陽光開朗、闖勁十足的小伙子。

從那一天起,張弛就給自己定下了清晰的目標,他堅信事在人為,只要有好的平臺,朝著既定的目標奔跑,一定會有收獲。

此后,張弛每天早來晚走,樂此不疲地鉆研業務,遇到不懂的問題虛心請教,無論是與自己有關的還是無直接關系的業務,他都用心學、主動做。

為了心中的目標,張弛能把看似冰冷的客戶的冷板凳坐熱。在他的信念里,沒有拿不下來的客戶,只有沒有執著目標的員工。

張弛肯吃苦,夏天頂著烈日,冬天冒著嚴寒,本溪分行大大小小的網點、本鋼廠區工人往來頻繁的地方、各大商場人員聚集的場所,哪兒人多,哪兒就能見到張弛的身影。

張弛更肯用心。對待工作,他總是比別人更用一點心思,而往往就是這么一點,成就了大的業績。

一位客戶來銷卡,張弛并沒有簡單地為其辦理銷卡業務,而是詳細詢問了銷卡原因,耐心細致地做了介紹說明,最后客戶不但沒銷卡,還又辦了一張卡,并開通了新業務。不久,這位客戶又介紹親戚、朋友來找他辦理業務。

直銷團隊員工月發卡績效指標是50張,而張弛在入職7個月時,就以平均每月發卡120多張,累計870張的驚人業績,摘得2010年本溪分行銀行卡開門紅發卡競賽的桂冠。

當年底,張弛憑借良好的業績和優異的考試成績,由“臨時工”轉為“派遣制”員工。

在張弛的字典里,沒有“麻煩”二字。有的是,多做些事情,再多做些。

宏宇電器與中行合作多年,從2010年開始,胡延偉與張弛有了工作上的往來。只要一個電話,不管是修理POS機還是兌換零錢,張弛保證有求必應。“他總是樂呵呵的,身上滿滿的正能量。”胡延偉回憶說。

每次給本溪華聯商廈的收銀員搞培訓都是張弛組織,他準備得很精細,非常有針對性。收銀員們理解程度千差萬別,可他總能用最簡單平實的語言讓大家聽得明白。而且商場每個收銀臺前,都有他做的提示與宣傳語。

“在華聯擺展,開展業務的銀行很多,但是到晚上九、十點鐘停業的時候,就只有張弛帶著中行的員工能堅守到最后。這個孩子和這個團隊絕對敬業!”商廈總經理李慶華說。

2011年夏天,對張弛來說是個悲喜交加的夏天。7月,張弛成為本溪分行歷史上唯一一名派遣制主管,負責管理直銷團隊。而正準備大展拳腳的時候,病魔突然來襲,讓他猝不及防。

在一次走訪商戶中,張弛突然急劇頭暈、鼻子流血不止,被同事緊急送進了醫院。

醫院的檢查結果很快出來了,張弛的多項血液指標異常。由于病情特殊,張弛被轉診到北京。多名專家會診后確診:再生障礙性貧血。醫生說,得這種病的人可能只有幾年生命,30歲會是病情的一個關鍵時間點。

26歲,人生、事業才剛剛起步,有多少美好的事情等著一個年輕的生命去體驗啊!

張弛母親李平的精神又一次被擊垮。20年前,張弛的生父突發病毒性腦炎去世,年僅30歲,張弛那年才6歲。如今……她不敢想下去。

醫生給出醫囑:配合藥物治療,長期離崗休養。“工作咱不干了,跟媽回家,好好養病。”張弛做生意的大舅也說:“孩子,你不用去上班,我養活你!”

面對病魔,張弛也曾有過絕望,但堅強的他并不準備接受命運的擺布。生命是美好的,但為了理想而奮斗的過程,更像陽光一樣不可或缺。

住院一周后,張弛便回到工作崗位,以一個青年人特有的昂揚銳氣,快樂地工作、生活,讓生命的能量無限釋放。

行里給張弛開出了彈性工作制的“綠燈”,向來服從領導的張弛,這次卻把領導的決定當成了“耳旁風”。從確診患病到最終離世,他一次都沒用過這個“特殊待遇”。

2012年,直銷團隊商戶檔案已達1300多個,占當地市場份額近40%。為了摸清底數,更好地挖掘商戶的效益潛力,張弛帶領團隊收單業務代表對商戶檔案進行了一次大規模、徹底的整理。

白天或打電話詢問信息或實地核查,晚上整理電子版、紙質版檔案,顧不上吃飯成了常態。

他將本溪市大大小小的商場、酒店、4S店等所有商戶,按行業規模、利潤進行了一次大排隊。對于各行業的前十名,逐個登門拜訪,調查POS機使用情況,聽取商戶意見,制定個性化解決方案,重點攻克,各個“擊破”。

2014年,是張弛入職的第五年,這一年,他終于成為中國銀行大家庭中的一名合同制員工,實現了他職業生涯的第三次跨越。

這一年,他還來到了北京,成為中國銀行“最美一線員工”。張弛的發言說出了他的心聲:“我太熱愛我的崗位,想多做事。在崗一天、愛崗一天、敬業一天是我對自己的要求。”

盡管飽受病痛折磨,張弛做到了。

有情懷有擔當

在團隊里,張弛和他的伙伴們都是年齡相仿的年輕人。但在伙伴們眼里,有情懷、有擔當的張弛是這支隊伍的靈魂與核心。張弛用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時刻校正著自己,也感染影響著別人。

直銷團隊員工實行計件考核,兩個月完不成業務指標就要被辭退,很多員工整天為此著急上火。而張弛卻憑借出色的營銷能力,月月超額完成任務。為幫助其他小伙伴,張弛毫無保留地把營銷技巧和經驗跟大家分享:“第一,你要勇敢,要勇于開口,別怕被拒絕;第二,你要笑,讓人感受到溫暖和善意,誰都不會喜歡一張哭喪臉。”

擔任直銷團隊負責人后,團隊管理、業務拓展的雙重重擔壓在張弛肩上。然而,年輕的張弛并不畏難。

張弛不僅給自己制定了更高的目標,更為團隊描繪著藍圖,他希望和伙伴們共同進步——進來是塊鐵,出去是塊鋼。

他告訴新入職的同事:“一個月的任務50張,你要是能完成60張,就絕不完成50張,不要把工作當做應付差事,一定要體現自身的價值,不可以虛度年華。”

劉士華2012年進入直銷團隊時已經31歲了,是新加入員工中年齡最大的。20天的培訓下來,她腦子里一片空白,似乎什么都沒學會,不止一次萌生過放棄的念頭。

張弛說,“劉姐,有什么困難,我幫你,但你不能輕言放棄。”張弛手把手教她做表格,不厭其煩和她模擬推演客戶營銷。現在,劉士華不僅是直銷團隊的“多面手”,已然成為資深客戶代表。

他從嚴管理團隊,他要求員工們必須每天提前10分鐘到崗,擦亮皮鞋、打好領帶、整理著裝;晚10分鐘下班,整理好檔案、臺賬,當日事當日畢。

善打硬仗的張弛利用節假日營銷的大好時機,親自帶領完成任務有困難的員工到商場、電影院等公共場所擺展、宣傳。

工作中每遇到不盡人意之處,張弛總是把責任攬在自己身上,傳遞給大家的,永遠是信心和干勁。

營銷工作競爭激烈,壓力大,為了緩解大家的工作壓力,他經常帶著大家唱歌、吃飯,冬天一起出去打雪仗。張弛說,工作的時候要緊張起來,休息的時候就要好好放松,要勞逸結合才能做好工作,過好生活。

張弛很會做思想工作,話從他嘴里說出來,不光有道理,還很溫暖。遇有同事工作中有磕碰、鬧別扭,他總是直面問題,解決矛盾,從不回避。有時他把有隔閡的同事請到自己家,再邀上幾個小伙伴兒。自家的露臺上,一頓燒烤伴隨著開懷大笑,伙伴兒們心里的疙瘩解開了。

直銷團隊,被張弛帶得其樂融融,朝氣蓬勃。

為了增加團隊的歸屬感,他竭力為團隊的員工“掙口袋”。分行工會每年都對員工進行例行體檢,然而體檢名單僅限合同制員工。張弛找到主管領導:直銷團隊的員工犧牲休息時間擺展,平時還要拓展客戶,工作強度大,他們的健康更需要關心……

直銷團隊的員工沒有統一工裝,張弛又找到領導:步調一致才能得勝利,我們直銷團隊是個集體,這支集體的士氣更需要鼓舞啊!

逢年過節合同制員工都會得到工會的慰問,張弛又去找領導:發的東西值不了多少錢,卻能讓大家感受到領導的關懷、團隊的溫暖……

有理有據,絲絲入扣,總能讓領導心悅誠服。在他的帶動下,直銷團隊的整體戰斗力、凝聚力迅速提升,成了本溪當地金融業和中行遼寧省分行轄內驍勇善戰的“小虎隊。”

從2009年成立至2015年底,本溪分行全員營銷16萬張銀行卡,而直銷團隊就貢獻了4.6萬張,占比30%多;收單市場份額持續保持本溪第一;各項業務走在了遼寧省分行的前列。

“不管多麻煩的事,工作中多難啃的硬骨頭,你只要交給張弛,他總能解決得妥妥當當。向你匯報的時候,他不給你說那么多細節,只是輕描淡寫地說句‘哥,問題解決了,你高興不?’但我們知道,那個問題哪有那么簡單!張弛背后付出的太多太多了。”回憶起張弛的點點滴滴,中行的主任賈立君感慨萬千。

張馳的敬業精神、能力水平和工作業績,在本溪業內頗有口碑,終于,一家新成立的股份制銀行以正式員工和20萬年薪的誘人待遇,向張弛伸出了橄欖枝。

那是2013年底,張弛當時的身份還是派遣制員工,年薪只有3.5萬元。

張弛不是圣人,截然不同的身份,高反差的待遇,讓他猶豫著、糾結著……

最終,張弛想明白了,錢,不是最重要的東西,人生還有其他更有價值的東西值得自己去追求。一路走來,是中行給他機會,給他平臺,讓他去實現自我,綻放自我。張弛在日后的一次座談會上說,每個人的追求不一樣,要懂得知恩圖報。

張弛點子多、辦法多,2015年當上分行團委書記后,更是在調動青年員工的積極性上動腦筋、想辦法。他帶領大家跟企業搞聯誼、搭平臺,既寓教于樂,又延伸營銷觸角。

每當大型活動時,他都親自去看場地、選服裝、定歌曲,帶著大家一起排練,對活動安排事無巨細,力求完美。在一起搭檔主持了大大小小無數次活動的同事韓洋,常聽到張弛說的一句話就是:“放心,沒事兒!”在張弛面前,似乎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把愛送給身邊每個人

張弛在所有人眼中都是一個陽光向上的大男孩,臉上永遠掛著燦爛的笑容。那是因為,張弛心里滿滿都是愛。他用愛心待家人,用熱心對社會,樂于奉獻,卻從不求回報。

張弛生活在一個知禮篤行的大家庭中,對家人,他情深意重。

每天上班離開家時,張弛都要給母親一個溫暖的擁抱。一有空,他就會開車帶母親去沈陽轉轉,看看有什么新鮮的東西。母親愛吃面包,他悄悄買回面包機,把烤得金黃的面包端給父母。

在母親眼里,張弛是個比女孩兒還要心細的好兒子。母親的衣服是他給買的,手表、包是他給買的,就連護膚品也是他給買的。為了買到合適的護膚品,張弛特意找到女同事,請她們給自己當參謀。

2015年,張弛母親在生日那天收到了兒子最珍貴的一份禮物——一架鋼琴。張弛希望做了一輩子音樂教師的母親,晚年能夠快樂幸福。

張弛去世后,繼父李華堂想把張弛給他買的衣服收起來,免得睹物思人。可打開衣柜,襯衣、背心、外衣、運動裝,沒有一件不是張弛買給他的。平時那些舒適暖人的衣服,此時卻如寒冰針砭,讓人心疼難禁。

繼父李華堂是張弛12歲那年走進他和母親生活中的。教師出身的李華堂將張弛視如己出。

李華堂的母親病逝,張弛知道后,不聲不響按照當地習俗買好所有物品擺上靈堂,像所有孫輩一樣,守夜盡孝。

李華堂感動得老淚縱橫,張弛說:“爸,她老人家不也是我的奶奶嗎?我做這些都是天經地義啊!”

“快20年了,很少有人知道我們爺兒倆是這種關系,我們就跟親生父子一樣啊。”

同樣,對待同事,他也像一團火,溫暖著每個人。

每逢休息日擺展,他都親自為大家訂餐,誰愛吃魚誰愛吃肉,他會分別訂好。

員工吳佳效懷孕,上班行動不便。張弛看在眼里,沒等她自己開口,就主動給她調整崗位。調整崗位,牽一發而動全身,張弛挨個員工做工作。

一個員工家里老人突然去世,張弛第一時間趕去殯儀館,忙前忙后幫著料理后事,并自己墊付了部分費用。

團隊所有人的生日他都記得清清楚楚,生日那天一定會送上祝福。

同事曲澤遠不會忘記自己的23歲生日。那一天,晚上快下班時,曲澤遠接到張弛的電話:晚上一起吃飯!

曲澤遠如約來到飯店,當推開房門,漆黑的屋子突然亮起了蠟燭,直銷團隊小伙伴兒一起唱起了“生日歌”。張弛雙手托著生日蛋糕,走到曲澤遠面前:“小胖兒,許個愿吧!”

曲澤遠是從農村出來的孩子,這一幕,以前只在電視上看過。他知道,許愿都是在心里默念,可這一刻他忍不住脫口而出:“弛哥,我一定會在中行好好干,你是我一輩子的好哥哥!”

在本溪市兒童福利院老師尹君群的印象中,張弛和小伙伴兒每次到福利院看望孩子都安排在春節后和“六一”后。“有組織地來福利院看孩子的并不少,但大多是照照相,搞個活動就走了。張弛對福利院的孩子們動的那是真感情啊!”

福利院里大多是智障和殘疾的孩子,每次來之前,張弛都要精心準備禮物。一次,為了買到一件不帶紐扣和拉鏈的衣服,他利用休息時間跑了多家商場和童裝店。同事好奇地詢問原委。張弛說:“如果衣服上有紐扣和拉鏈,自閉癥的孩子就有可能受到傷害。”

為了找到適合不同年齡段孩子閱讀的書,張弛在書店認真挑選,一呆就是一天。書店的導購員直夸他是一個負責任的家長。

6月1日,本溪分行傳達室收到了一個寫著“張弛收”的快遞包裹。打開包裹,里面是兩套小女孩兒穿的漂亮衣裙。

張弛母親說,家里親戚中沒有這么大的女孩。她想起,張弛在北京住院期間就說,等出院了一定要去看看福利院的孩子們……

看看日期,是張弛在病中住院時在網上購買的。住院了還在想著別人,母親的眼淚又掉了下來。

張馳走了,本溪分行團委的小伙伴兒用連夜錄制的歌曲《再見》,送別他們摯愛的戰友——

“我會牢牢記住你的臉/我會珍惜你給的思念/這些日子在我心中永遠都不會抹去……”

張弛走了,他的身后卻留下了一道耀眼的光亮,激勵著伙伴們堅定信念、執著追求,永不停歇地朝著至高的目標奔跑!

短評:平凡而精彩

人,總得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自己想要的。張弛在任何時刻,都清楚自己的目標是什么,并為之奮斗,不管艱難險阻,哪怕病魔纏身。有時,信念的力量是無可估量的。

要有熱愛。對生活,對事業,對他人,沒有熱愛,就沒有了積極性,就更談不上創造性和主動性。張弛在銀行工作,從一個派遣制的臨時工成為部門主管,源于他對企業、工作的熱愛;他是不同人心中的“好員工、好朋友、好兒子、好公民”,源于他對所有一切的熱愛。熱愛是一種情感,發自于內心,來自于培養。張弛的熱愛,因為真誠,所以持久、濃烈。

要有責任。責任,就是做分內該做的事。毛豐美的“干”字精神,姜妍的創新奉獻,都是一種責任和擔當。內心強大的人,從來不缺乏擔當責任的決心和勇氣,無論他身在什么位置、處在什么境地。張弛的工作作風、生活態度、為人處世,讓大家清楚地看到了一個80后優秀年輕人的責任與擔當。

偉大和平凡離得很近。但再近,大多數時還是遙不可及。于是,也許我們不會再喊著要做一個偉大的人,做偉大的事。但我們卻懂得,做好自己的事情是多么重要。張弛教會我們更多的是,怎樣做才能平凡而精彩。(□陳濤)

新媒體編輯:胡宜男

責任編輯:張磊

以上就是關于遼寧pos機公司,奮斗的青春不后悔——追記中國銀行遼寧省本溪分行原團委書記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遼寧pos機公司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轉發請帶上網址:http://www.www690aa.com/newsone/56626.html

你可能會喜歡: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babsan@163.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