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很多關于智能pos機項目,2022世界智能制造十大科技進展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智能pos機項目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www690aa.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1、智能pos機項目
智能pos機項目
近日,由江蘇省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協共同主辦的2022世界智能制造大會在南京召開。開幕式上,2022智能制造“雙十”科技進展重磅發布,對推動我國智能制造發展發揮了積極的示范引領作用。
2022智能制造“雙十”科技進展包括“2022世界智能制造十大科技進展”和“2022中國智能制造十大科技進展”兩大板塊,自2017年起已連續6屆在世界智能制造大會上發布。
本屆共有20項智能制造科技成果入選,這些科技進展成果覆蓋制造裝備、工業機器人、航空航天、電子信息、高技術船舶、海工裝備、能源裝備、工程機械、家用電器等制造業重點領域,對解決智能制造領域技術難題,提升制造業的創新發展和競爭力具有重大意義。下面一起來看看2022世界智能制造十大科技進展。
1、西門子的SNC原生數字化工廠
此次入選“2022世界智能制造十大科技進展”的是西門子全球首座原生數字化工廠——西門子數控(南京)有限公司(SNC)新工廠,是西門子以數字化和低碳化的“雙輪驅動”,賦能產業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的成功典范。據悉,該工廠已于今年6月在南京正式投運。新工廠的產品上市時間縮短近20%,產能增長近兩倍,生產效率提高20%,且每年可減碳超過3,300噸,將為中國工業企業探索制造業的未來提供寶貴經驗,并為長三角地區乃至整個中國產業轉型升級注入創新動能。
2、亞馬遜云科技的數字孿生服務IoTTwinMaker
亞馬遜云科技的數字孿生服務IoTTwinMaker是數字孿生技術棧中間的一個重要組件,可以讓開發人員更加輕松、快捷地創建現實世界的數字孿生,如建筑、工廠、工業設備和生產線。有了它,客戶也可以使用數字孿生來構建反映現實世界的應用程序,提高運營效率并減少停機時間。據悉,Amazon IoT TwinMaker已于今年4月份上線,目前使用AWS IoT TwinMaker不需要預付任何費用,客戶只需要為訪問用于創建和運營數字孿生的數據付費。
3、英偉達的新一代智能移動機器人仿真平臺
今年9月,英偉達NVIDIA在GTC大會上宣布Isaac Sim機器人仿真平臺現已在云端提供使用。新的Isaac for AMR平臺是一種基于云的仿真服務,用于機器人開發和測試。開發機器人是一項涉及多學科的工作,需要機械工程師、電氣工程師、計算機科學家和AI工程師共同完成。得益于云中的Isaac Sim,這些團隊即使遍布全球,也能夠同時共享用于仿真和訓練機器人的虛擬世界。這意味著開發人員將不再依賴于強大的工作站來運行仿真,任何設備都可以設置、管理和查看模擬結果。
4、北京奔馳的基于大數據平臺的工業機器人預測性維護應用
相比傳統“預防性維護”的運維方式,北京奔馳與西門子聯合開發的智能預測性維護系統是數字化發展中的成功實踐,也是工業未來的大勢所趨。該系統結合人工智能手段,通過云端的大數據監測和分析實現智慧運維管理,對生產設備進行狀態監測和故障隱患預測,幫助工作人員高效安排運維工作,確保每一臺產品都能夠按照奔馳全球統一的質量標準交付給客戶。
5、中興通訊的5G智能制造基地創新實踐
中興通訊全球5G智能制造基地位于南京市江寧區濱江開發區,于2020年3月正式投產,是中興在國內最大的5G智能制造生產基地。作為5G技術創新的孵化基地,該基地共部署16大類40多個典型業務場景下的工業創新應用,通過5G智能化應用升級,中興通訊南京濱江工廠裝配問題漏檢率降低80%,關鍵功率不良率降低46%;操作人員數量節約28%,物流周轉效率提升27%,取得了顯著效益。
6、中鐵裝備的全斷面隧道掘進裝備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
此次中鐵裝備的“全斷面隧道掘進裝備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和“盾構產業4.0示范基地”分別入選“世界十大”和“中國十大”,是唯一入選智能制造“雙十”科技進展的企業,充分肯定了中鐵裝備在隧道掘進機領域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方面做出的示范引領作用。目前,全斷面隧道掘進裝備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已服務高黎貢山、滇中引水、洛寧抽水蓄能等重大工程項目200余項,連接盾構機、TBM、頂管機等各類掘進裝備,積累數據上萬億條。
7、清華大學的大型復雜構件機器人原位高效高質量銑削加工技術及裝備
此次入選的“大型復雜構件機器人原位高效高質量銑削加工技術及裝備”由清華大學、北京衛星制造廠、清科嘉研究院聯合申報,集高精度、高剛度、高靈巧、大范圍加工于一體,加工精度達0.02mm,可滿足航空、船舶等領域大型復雜構件高效加工需求,解決了大型工件傳統加工中機床龐大、成本高和大工件工序轉移不方便等的難題。
8、思科的新工業自動化—IT/OT融合網絡技術
IT自動化,結合OT生產工業自動化,是思科面向工廠網絡的“新自動化”的技術連接要素。IT/OT融合網絡技術是通過思科軟件定義技術,將工廠范圍內的IT網絡、OT和工業網絡有機整合起來,實現整個網絡的自動化,敏捷性、以及安全性。利用該技術能實現更多的業務場景,也就是燈塔工廠要求的數字化用例,比如柔性產線、預測性運維、數字孿生等工業元宇宙技術,幫助工業企業進一步讀取和分析相關數據,賦能數字化轉型。
9、貝加萊的ACOPOS6D平面磁懸浮輸送系統
為應對柔性制造,貝加萊基于平面磁懸浮技術打造了ACOPOS6D平面磁懸浮輸送系統。通過該輸送系統,每個產品可根據實際需要,沿各自路徑通過不同工位。一臺機器即可同時輸送和加工不同型號的產品,甚至是完全不同的產品,實現高度柔性化的生產,使生產線突破原有機械布局的束縛,擺脫傳統一維輸送的局限,邁入多維空間,通過先進的磁懸浮技術,使生產組織更為靈活高效。
10、南京大學的智能物資盤點機器人
入選“十大科技進展”的還有南京大學研發的智能物資盤點機器人。這個能迅速識別出擺錯位置的圖書的機器人,靠射頻識別感知等技術可以每小時識別2萬多本書,讓圖書館里的人們不再為找不到書而頭疼。盤點機器人攻克了開放復雜場景下機器人導航、海量密集場景下批量物資識別、移動掃描場景下精準物資定位和動態多任務場景下機器人群智協同等多項關鍵技術,解決大規模物資盤不動、盤不準、盤不快的痛點問題,盤點效率和精度國際領先。
以上就是關于智能pos機項目,2022世界智能制造十大科技進展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智能pos機項目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