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機刷了一分錢閃付,銀聯閃付卡被隔空盜刷

 新聞資訊2  |   2023-06-03 10:33  |  投稿人:pos機之家

網上有很多關于pos機刷了一分錢閃付,銀聯閃付卡被隔空盜刷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pos機刷了一分錢閃付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www690aa.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1、pos機刷了一分錢閃付

pos機刷了一分錢閃付

今年央視“3.15”曝光了銀聯閃付卡默認開通,存在被盜刷的風險,此前也有有閃付卡被“隔空”、“隔物”盜刷的案例。

分析銀聯卡的閃付功能,初看明顯存在BUG。

先看微信、支付寶的支付功能,有三個特點:

一是不經意間就完成了安全確認。手機機主掏出手機,點開付款碼,這就是一個支付意愿的確認過程(排除手機被盜、機主被控制)。

二是完全基于圖像識別。掃碼確認,除了光學上的聯系,收付雙方沒有任何信息交流。

三是支付碼是一次性。即便不法分子拍下一個支付碼,這個碼再次出現的概率極低。圍棋棋盤是19×19,不考慮圍棋規則的可能變化數是361的階乘,算出來的數字大概后面掛著六、七百的零;最簡單的二維碼是21×21點陣,而且還可以再擴大,還可以加上用戶預設的特征碼(指紋、頭像,等等),所以,重復的概率極低。

對比之下,銀聯閃付卡就明顯存在BUG:

一是沒有基于圖像識別。按照百度搜索的介紹,POS機應該識別銀聯卡的閃付標志后,才能啟動閃付功能。但是,從試驗的情況看,這一點似乎完全沒有用到。

二是閃付功能跳過了芯片加密。銀聯芯片卡在使用時,需要插卡、讀卡,那個芯片應該有加密、解密的功能。其加密、解密功能的實現,按照我的理解不是簡單存儲、輸出一個密匙,而是把芯片作為信息流上的一扇安全轉換門。閃付卡的感應支付功能,明顯是跳過了芯片的加密保護功能。

三是還是依賴磁感應。除了磁感應,我想不出銀聯閃付卡如何向外釋放信息;而磁條卡的不安全,已經不用多說了。

基于上述三點,銀聯閃付卡被“隔空”、“隔物”盜刷,一點也不奇怪了。

上述問題看起來簡單,例如,強調POS機確認銀聯卡的閃付標志,是不是就解決問題了?非也!

閃付標志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圖像,各個銀行的都一樣,只要不法分子改動POS機的運行機制(例如,改動閃付標志是否讀取的判讀代碼),或者直接在掃描窗口前加個閃付標志,就可以繞過這一限制;進而,跳過芯片加密功能,最終利用磁感應對卡進行操作。

那么,把閃付標志做得更復雜,例如,在銀聯卡上加上條碼、二維碼、頭像、指紋,在強調POS機的讀取、確認,如何?這個應該有效果,但成本很高,需要大量的更換銀行卡、POS機;銀聯在移動支付上躑躅前行,就是因為長期形成的用戶過于龐大,升級代價太高。

更重要的是,從安全的角度看,銀行卡存在硬傷:一是所有的信息(無論是否加密),都是以固定的形式保存在卡上的,無法改變;二是無法擺脫對磁感應的依賴,也就是時時在向外界釋放本卡的信息;三是必須在便捷和芯片加密之間做出選擇。

從根本上看,銀聯卡的困境,就在于其芯片+磁感應+閃付標志的支付模式,比其二維碼太落后了,再怎么折騰也不行!解決之道只有一個,把微信錢包、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都給收了!要啥網聯啊?只有銀聯!

方法也很簡單,而且也在實施。例如,第三方支付的備付金不再賺利息,這招夠狠!斷了第三方支付很大的一條財路。其實,還可以更狠。現在,很多第三方支付都用兩種選擇,一是第三方的錢包,二是直接掛銀行卡、信用卡,如果對第三方支付托管的備付金收取管理費,這招足以令“二馬”放棄在移動支付上的投入,從而導致第三方的錢包逐步縮小,直接掛卡成為主流。這樣一來,銀聯大功告成,神馬“云閃付”都可以不搞了。

中國人大部分的錢,都存在傳統銀行里,傳統銀行越賺錢,我們的存款就更安全。因此,馬云、馬化騰修路,銀行跑車,才是安全的模式。

以上就是關于pos機刷了一分錢閃付,銀聯閃付卡被隔空盜刷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pos機刷了一分錢閃付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轉發請帶上網址:http://www.www690aa.com/newsone/62070.html

你可能會喜歡: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babsan@163.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