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pos機更新流程,新金融助力鄉村振興

 新聞資訊2  |   2023-06-18 20:48  |  投稿人:pos機之家

網上有很多關于建行pos機更新流程,新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建行pos機更新流程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www690aa.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1、建行pos機更新流程

建行pos機更新流程

2014 年起,中國建設銀行安徽省分行在改善廣福村基礎設施、發展集體經濟基礎上,推出了一系列扎實有效的扶貧舉措。

2019 年初,建行聯合云南省政府開發的“一部手機辦事通”智慧政務 APP 上線運行,實現多種政務服務“掌上辦、指尖辦”,讓老鄉們足不出村就可“一鍵式”辦理各項政務。去年,云南省分行“裕農通”實現民生繳費 5.4 萬筆。

建行黑龍江省分行立足三農,依托“智慧鄉村”金融服務平臺,下沉服務,深入村屯,將金融活水引入田間地頭。

建設銀行為安康毛絨玩具生產企業提供金融支持。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步入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依然極端重要,須臾不可放松。要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舉全黨全社會之力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讓廣大農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作為國有大行,中國建設銀行在2019年11月率先成立了鄉村振興金融部,踐行國有大行社會責任擔當,開拓業務新藍海,在總行黨委的領導下,按照中央大型銀行服務重心下沉的要求,充分發揮三大戰略整體優勢,著力推進“三個能力”建設,持續加大涉農貸款投放力度。截至2020年12月末,建設銀行涉農貸款余額突破2萬億元。建設銀行以服務大眾安居樂業、建設現代美好生活為己任,立足“科技、普惠、共享”屬性,以新金融行動在鄉村開展了一系列實踐探索活動,重修傳統金融“水利工程”,引金融活水灌溉實體經濟,讓金融服務融入千家萬戶的柴米油鹽,以實際行動詮釋使命擔當,躬身踐行書寫金融助力鄉村振興時代答卷。

服務農村,數字先行,搭建“智慧鄉村”金融服務平臺

順應數字經濟發展趨勢,建設銀行充分發揮數字化經營優勢,推進數字化金融服務鄉村振興,聚焦數字農業,將農業數據資源轉化為數據資產。

2018年中國建設銀行與黑龍江省政府投資共建生產要素供需、初級農產品購銷、大宗農產品交易、農產品銷售4類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構建“數字農業”綜合服務體系(13456農業產業互聯網平臺)。以“農業大數據中心+產業互聯網+金融科技”金融支農新模式,開發并運營“智慧鄉村”金融服務平臺,依托生產要素供需、初級農產品收購、初級農產品大宗農產品交易、農產品銷售4個市場場景,建設生產端、流通端、消費端產業互聯網平臺;聯通農資農機經銷、農業生產、農產品收儲、農產品加工銷售、集團及零售終端消費5類主體;將“產購儲加銷+金融”6類服務融入農業全產業鏈,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截至2021年1月31日,黑龍江“智慧鄉村”金融服務平臺線上產品累計投放貸款259.89億元,惠及全省5059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21.98萬戶農戶,累計為農民增收減負約4.5億元,首年45億元貸款不良率僅為0.6%,實現了“數據多跑腿、農民少跑路、貸款不求人”的普惠金融服務新模式,支持帶動9家金融機構,共同增加農村金融供給。

服務農業,探尋農業產業鏈生態場景金融服務體系

建設銀行圍繞農村產業集群和特色農業,通過數據連接,沿著農業產業鏈條,整合金融和非金融資源,建設信息匯合、要素聚合、經濟撮合、服務綜合的農業產業鏈生態場景,為產業鏈條各類經營主體提供綜合服務。

山東省壽光縣被稱為中國蔬菜之鄉,在做強蔬菜產業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如交易方式落后、購銷渠道分散、管理手段落后等難題,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落后的傳統農業管理手段,急需一個農業智慧化綜合解決方案。從2020年5月份開始,建行山東省分行便在壽光就農業智慧化管理開展調研,嘗試以建設銀行金融科技優勢,介入當地龍頭支柱產業,尋求可推廣、可復制的特色鄉村振興智慧模式,精準滴灌“三農”。“壽光蔬菜智慧管理服務平臺”于去年9月10日正式上線運行。目前,大數據系統已接入當地人口、農企、農村、市場、大棚、農資六大數據庫,能整合蔬菜產業鏈上1000余萬條信息流,涵蓋大棚數據14.55萬條,可對農企農民精準畫像,對蔬菜種植精準定位,初步繪制了壽光蔬菜產業全景“一張圖”;而物聯網系統則通過遠程監控、傳感和控制系統,實時采集大棚土壤、濕度、溫度、光照、二氧化碳等數據信息,即時監控蔬菜生長環境,及時處置各類報警信息。截至2020年12月31日,“壽光蔬菜智慧管理服務平臺”已累計拓展蔬菜合作社終端交易系統428戶,已完成改造并部署成功315戶,已累計實現蔬菜交易10.5萬筆,交易量達到10632.2萬斤,金額達到1.78億元。與此同時,物聯網平臺已采集數據516.5萬條,314戶蔬菜合作社已可實時向平臺上傳交易數據,累計上傳交易數據7.8萬條。

2020年11月16日、12月3日,智慧蔬菜交易服務平臺分別在“京滬菜籃子”聊城莘縣、臨沂蘭陵成功移植上線,平臺復制推廣工作全面鋪開。目前,山東省分行正向煙臺蘋果、金鄉大蒜、威海西洋參、章丘大蔥等特色產業和品牌農業移植推廣,著力建設20個左右產供銷一體化產業鏈,將建設銀行金融服務有機嵌入蔬菜產業的各個環節,將金融活水引入阡陌田間,推動了服務重心下沉農村市場,為農業智慧化管理提供了可參考的“齊魯樣板”。

服務農民,建設普惠金融服務點集群,打造線下綜合服務中心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實施鄉村振興,農民是主體,農民的生活富裕是根本。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助力提高農民收入、改善生活環境、提升生活水平,建設銀行始終堅持農民主體地位,以農民利益為出發點,聚焦農民富裕富足。

在湘黔交界處,海拔1900多米的雪峰天險巍然聳立。雪峰山上,距湖南省懷化市洪江縣城86公里的雪峰鎮車力溪村,雖然不過600來人,但村民們享受的金融服務卻和城市居民相差不大。“這個建行POS機真不錯,小額取款、轉賬,繳水費、電費、社保、醫保,甚至能預約門診、查詢高考成績……什么都能辦,幾分鐘就辦完了。”設在車力溪村村部的“建行裕農通—金湘通”普惠金融服務點圍滿了村民,大家都紛紛夸贊“太方便了”。建設銀行湖南省分行在2016年就開始在廣袤的鄉村腹地布設“建行裕農通—金湘通”服務點,依托金融創新和科技力量,為鄉村振興“修渠引水”。4年來,建設銀行湖南省分行舉全行之力,設立“建行裕農通—金湘通”服務點6萬余個,覆蓋全省所有鄉鎮和全部2.6萬多個行政村。同時積極發揮資金、人員、技術優勢,以“建行裕農通—金湘通”服務點為基礎,整合多方資源,配套全新設計研發大屏幕智慧終端,部署智慧政務、湖湘農事,打造基層政務“一門式”綜合服務窗口,實現線上線下便民政務服務鄉村全覆蓋,成功打造層級高、覆蓋面廣、鏈條長的民生類服務平臺。數據顯示,“建行裕農通—金湘通”服務點共服務鄉村居民2600萬人次,交易量2250多萬筆,其中民生類交易占比近60%,真正成為了服務鄉村百姓的“村級智慧政務大廳”“村級便民服務中心”。

這只是“建行裕農通”服務點的一個縮影。建設銀行與村委會、村口超市、衛生診所、退役軍人服務站等主體合作,設立“建行裕農通”普惠金融服務點,為村民提供取款、轉賬匯款、繳費等基礎金融服務,圍繞生活繳費、社保醫療、社區服務和農業生產搭建服務場景,便利農戶日常生產生活。截至2月底,“建行裕農通”服務點總量達53.4萬個,覆蓋全國近80%的鄉鎮及行政村,服務農戶達3717萬戶,辦理助農交易超2895萬筆。

以上就是關于建行pos機更新流程,新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建行pos機更新流程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轉發請帶上網址:http://www.www690aa.com/newsone/69592.html

你可能會喜歡: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babsan@163.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