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很多關于最大的pos機廠商,合并后徹底轉向PoS機制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最大的pos機廠商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www690aa.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最大的pos機廠商
記者|司林威
在爭議與期許之中,以太坊主網還是有條不紊地完成了近年來最大升級。
北京時間9月15日,OKLink數據顯示,世界上最活躍的區塊鏈網絡以太坊在區塊高度15537393觸發合并機制,并產出首個PoS區塊(高度為15537394),自此以太坊共識正式從PoW轉為PoS機制,完成了此次“The Merge”升級。
最新行情數據顯示,以太坊報價來到了1630美元,合并升級對其價格沒有立刻產生影響。本周由于美國通脹數據高于預期,同比增長8.3%,而整體通脹環比增長0.1%,核心通脹環比增長0.6%,致使加密貨幣整體迎來一波下跌——以太坊價格單日下跌6%,跌破1600美元,比特幣也跌至21000美元。
在擔憂美聯儲繼續加息75個bp的背景下,1500至2000美元的區間成為以太坊難以突破的關隘。本次合并升級能否帶領以太坊走出獨立行情還有待觀察。
而以太坊升級后的最大變化就是該區塊鏈網絡的出塊機制將從PoW(工作量證明機制)轉向PoS(權益證明機制),這在區塊鏈出現后是史無前例的一次升級,也正是這個變化在社區中產生了極大爭議,直接改變了生態格局。
作為全球第二大加密貨幣,以太坊創立于2014年,最初出塊機制與比特幣一樣選擇了PoW(工作量證明機制)。在這種機制下,投入的算力大小成為了獲得區塊獎勵的關鍵,而通過該機制獲取加密貨幣的過程也被稱為“挖礦”。基于PoW的原理,人們漸漸發現GPU在挖礦方面擁有CPU難以企及的高度,這也讓各種型號的GPU成為了挖礦的主力,而加密貨幣價格的水漲船高更是讓挖礦收入暴增,礦工們對礦卡的搶購甚至引發了各廠商的顯卡漲價。
但PoW機制需要投入物理機器,且對電力的消耗數據較高。在一系列考慮后,以太坊官方基金會選擇放棄PoW,轉向PoS(權益證明機制),PoS則是以質押加密資產的數量來獲得區塊鏈記賬權利,從而得到加密貨幣,消耗的算力資源較小。
Chainlink中國區負責人費聯浦告訴界面新聞,短期來看,以太坊升級之后受影響最大的是維護網絡安全的“礦工們”,這些礦工會因為以太坊機制的轉變而向其他區塊鏈轉移。但這種轉移對以太坊生態上的開發者和用戶而言,并沒有太大感受。
目前以太坊代幣的產量來自兩部分,分別是出塊獎勵和信標鏈上ETH的質押獎勵。在本次合并前出塊獎勵歸礦工所有,平均每13.3秒產出2.08 ETH,這樣一年下來的出塊獎勵大約為493萬 ETH。而合并之后,出塊獎勵將被取消。
至于以太坊代幣的質押獎勵,目前總共有約1300萬ETH被質押,一年釋放大約58.4萬 ETH作為質押獎勵。合并前后,質押獎勵都分配給信標鏈上的驗證者。
在ChainFeeds創始人潘致雄看來,以太坊的合并也不意味著PoW的永久消失。他表示,雖然PoW在各方面的安全性都要優于PoS,但如果很多公鏈采用PoW還是會消耗大量能源,所以新的區塊鏈項目不太可能再使用PoW了。而對于歷史上的這些PoW公鏈——特別是比特幣網絡——也不太可能把PoW淘汰,畢竟這是他們最重要且與眾不同的地方。另外,PoW算力還可以有新的用途,不用來維護網絡安全性,而是執行和實現一些具體的業務或者生成密碼學證明,比如GPU算力可以用來實現三維渲染,也可以用來生成零知識證明。
由于合并后以太坊主網上礦工角色直接消失,代表礦工利益的群體也開始用腳投票,在合并進行之時,由礦工推動的一條以太坊分叉鏈ETHPoW也在準備中。但對于大部分項目和用戶來說,新的分叉區塊鏈對他們的吸引力有限,以太坊主網還是生態繁榮的核心。
以上就是關于最大的pos機廠商,合并后徹底轉向PoS機制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最大的pos機廠商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