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很多關于pos機藍海支付,近場支付第二個十年能翻身嗎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pos機藍海支付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www690aa.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1、pos機藍海支付
pos機藍海支付
多年前,PayPal主打的移動支付正在經受Facebook、GoogleWallet的“威脅”,而彼時的蘋果公司雖然是業內比較看好的科技公司,卻在研究NFC(近場支付)技術時躊躇不前;多年后移動支付市場成為一片藍海,蘋果意識到蘋果支付是其進入支付市場的一大利器,和中國銀聯聯合進入中國,引爆了NFC技術。此前,NFC在國內也存在了近十年之久,近場支付的第二個十年又將何去何從?
硬件巨頭入局
近期,銀聯為首的閃付派開始聯合手機廠商、銀行等同盟戰友與微信、支付寶等掃碼派大幅對抗,掀起了移動支付市場爭奪的新一輪高潮。特別是在Applepay的入華后,憑借其高安全性和便捷性深受市場好評,不少市場人士認為,閃付派對抗掃碼派又增加了些許勝算。實際上,給“閃付派”增添勝算的幕后功臣則是NFC技術,也稱為近場通信技術。
2月18日,在銀聯、銀行等多方盟友的助陣之下,備受關注的ApplePay終于登陸中國市場。ApplePay是蘋果公司基于NFC技術搭建的一個近場支付系統。通過手機芯片上的感應式讀卡器,在短距離內與銀行的POS機進行識別和數據交換,整個過程中不需要借助網絡,甚至不用打開手機中的移動程序,整個支付過程只需幾秒鐘便可完成。
雖然ApplePay的首秀并不完美,比如綁卡環節的長時間擁堵令使用者體驗不佳,許多消費場景也不支持,但便捷的支付體驗得到了不少消費者的青睞。
在蘋果ApplePay火熱的情況下,眾多國內手機廠商也在加緊進軍支付的步伐。日前,小米宣布新一代的小米5支持全功能的NFC支付,三星的SamsungPay也完成了公測,近期也將正式登陸中國市場。此前,華為也推出了HuaweiPay。
實際上,包括Applepay、SamsungPay、HuaweiPay以及小米Pay都是采用的NFC技術。
一位資深支付人士表示,拿Applepay為例,Applepay是蘋果推出的一個支付軟件,可以將各類銀行卡捆綁到這個支付工具上,同時Applepay采取NFC支付,通過與銀聯“云閃付QuickPass”合作,線下可以在支持NFC的POS機上使用。使用過程較為方便便捷,只要捆綁了銀行卡的iPhone靠近POS機,手指按住指紋鍵,即可快速完成支付。
憑借蘋果等手機廠商、銀聯以及銀行的大力推動,NFC技術開始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據統計,ApplePay上線半天時間就綁定了超過3800萬張銀聯卡,目前國內能夠支持ApplePay的設備數量總共不過8400萬臺,3000萬的綁卡數已經超過了ApplePay可用設備的1/3。即使如此,NFC技術的春天是否來臨?
尷尬的認知與推廣
北京商報記者做了這樣一個調查,隨機詢問20個人是否知道NFC?一半的答案是否定的,另有3/4則表示聽過但不知道怎么解釋,只有幾個人在跑步、販售機等場景中使用過才能講出個一二三,殊不知,NFC從面世至今已經有14個年頭。
而在國內,NFC這種技術也推廣了六年之久,早在2010年中國銀聯就曾聯合手機廠商,以NFC為契機計劃啟動移動支付業務,運營商提供SIM卡安全模塊;銀行系統負責標準、POS機改造。但是由于國內NFC技術標準的不統一,各方都希望自己改造后的技術標準可以采用,雖然2013年以后大家正式采用由央行牽頭制定的標準,但NFC的推廣依舊不溫不火。
而在2011年,銀聯就對外推出了還很新穎的非接觸式支付產品“閃付”金融IC卡,當時使用的技術就是NFC,時隔近兩年時間,銀聯又再次將閃付卡提上議程,就在2013年12月12日,銀聯攜手7家發卡機構,啟動基于銀聯移動支付平臺的NFC手機支付全國推廣活動。這意味中國銀聯聯合通信運營商、商業銀行等機構共同推動的移動支付布局,已從局部試點進入全國推廣階段。
但是那場聲勢浩大的推廣活動之后,雖然一些用戶也體驗了NFC技術,但是繁復的使用流程讓NFC止步不前。
早在2013年,NFC的使用方式還局限于電子錢包,比如某銀行和中國移動合作的NFC手機支付,必須擁有一部支持中國移動手機錢包業務的NFC手機、新辦或更換(中國移動用戶無需換號)一張符合中國移動通訊協議的NFC-SIM卡。然后還需要前往銀行網點或移動營業廳,填寫申請表,下載客戶端激活聯名卡,才能完成申辦NFC功能,這一系列復雜的手續辦完后可以消費的場景卻十分有限。
與此同時,銀聯也在積極改造線下的POS機,不過更多覆蓋的是大型零售商超、一些經濟效益更好的大型賣場和服務業場所。而NFC主要以小額支付作為主打的應用場景,需要對接的更多是小型餐飲、便利店、公共交通、菜市場、百貨等資金規模更小的線下商戶。
其實,直到2015年,就在移動支付市場份額更多地被具有應用場景的支付寶和具有社交化優勢的微信支付所占領后,銀聯及各家商業銀行意識到移動支付市場再不進行爭奪就為時太晚。巧合的是,在兩年后的2015年12月12日,銀聯宣布推出云閃付,同時在不久前與蘋果支付和三星支付簽約,2016年將引進中國。
翻身的機會
其實,對于銀聯多年的努力,北京商報記者調查后注意到,在三四線城市不少大型商場或者連鎖商戶確實已經布放了帶有閃付功能的POS機,但是或者成為了擺設,或者收銀員并不掌握使用技巧,他們還是依從單純的刷卡付費的方式。
那么,2002年就已問世的NFC技術能否借蘋果、三星支付的東風強勢奪取移動支付市場?有業內人士直言,近場支付市場已經引爆,目前各方對移動支付的推動是前所未有的。
長江證券報告指出,NFC移動支付產業鏈涉及POS機、NFC天線、NFC移動支付卡等硬件,TSM平臺系統建設及運營、后續支付金融服務等,可以預見,移動支付產業的加速發展,必將給全產業鏈廠商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易觀智庫金融行業研究中心高級研究總監馬韜表示,ApplePay的入華,對于NFC支付在國內的發展打了一針強心劑,未來也會有更多的硬件設備廠商跟進,對于國內NFC支付環境會有一定促進作用。
不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第三方支付公司相關人士卻認為,目前NFC支付技術并不是最先進的技術,利用光子等支付技術已經出爐。除非NFC技術進行改造升級,不然仍然發展不起來。
據公開資料顯示,《NFC:非接觸式支付的前景》一文的作者ThomasHusson曾表示,“盡管業內采取了大量積極措施,但是這一預測結論仍然沒有發生改變。NFC只是一項能夠實現多種移動非接觸式服務的技術,我們并不認為大多數消費者在十年后將使用移動非接觸式支付,一個主要的原因是NFC無法獨立地為商家提供更為便利的體驗”。
互聯網金融資深研究人士李子川表示,NFC技術已經有了將近十年歷史,它的運用與推廣跟多方面相關聯,比如加裝的特殊芯片,手機制造商需要支持NFC的制式,應用需要有接收NFC的設備,它是雙向的,要打通一個鏈條,過程比較艱難。在前幾年,銀聯就一直在推NFC,包括其現在推出手機支付里面的近距離支付產品就用到了NFC技術,發展較慢,不如移動互聯網支付發展樂觀,通過WiFi,或者說移動互聯網通信手段的市場接受程度與應用情況要比NFC更好一些。更便捷的新技術、新支付場景發展很快,另外國內的NFC一般僅支持小額支付,所以其“第二春”的可能性不大,起來比較困難。
“不過,如果NFC技術改進升級并不難,一方面要跟隨時代潮流進行改進,另一方面則是接入更多支持小額免卡支付的商家,打破商戶不愿主動去接入的尷尬局面。”前述第三方支付人士直言。
北京商報記者閆瑾岳品瑜
以上就是關于pos機藍海支付,近場支付第二個十年能翻身嗎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pos機藍海支付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