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很多關于騰訊出的pos機,緊跟數字人民幣步伐的京東數科們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騰訊出的pos機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www690aa.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1、騰訊出的pos機
騰訊出的pos機
蘇州數字人民幣紅包測試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今年尤其是下半年以來數字人民幣推進速度明顯加快。
數字人民幣的出現將給支付行業帶來新變革,參與其中并占得先機的公司,如京東數科、華為等將有望在未來發展中受益,或在“新支付”時代占得一席之地,而此舉也進一步體現了這些“首發者”的戰略領先性及自身的能力與稟賦。
貨幣發展趨勢下,支付方式“數字化”演進
早在2014年,中國人民銀行就正式啟動了央行數字貨幣(DCEP)的研究,論證發行的可行性;2016年,人民銀行組建了數字貨幣研究所,專門承擔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工作;2019年后,人民銀行針對央行數字貨幣頻繁發聲。
隨后的2020年,中國的央行數字貨幣以“數字人民幣”被人們廣泛熟知,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引導下,數字人民幣在多地開啟了試點并取得了良好的進展。
實際上,古往今來,貨幣一直在向數字化邁進。可以說,任何一種貨幣的生命力或貨幣的形態需要都是與其存在時期的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的。
從貨幣的發展史來看,貨幣的演變過程可以分為實物貨幣階段、貴金屬貨幣階段、代用貨幣階段、信用貨幣階段。
1、實物貨幣階段。人們最初使用物品進行交換作為貨幣,基本上任何實物都可以通過一定比例進行交換。
2、貴金屬貨幣階段。人們開始使用各種比較貴重的金屬作為貨幣進行流通,比如銀幣、銅錢、黃金等。
3、代用貨幣階段。由于貴金屬攜帶不夠方便,后續便出現了代用貨幣,在這個階段最常見的就是紙幣。金屬本位制的代幣是由國家制作發行的,但其發行時必須有相應的貴金屬儲備,比如黃金儲備。
4、信用貨幣階段。國家信用貨幣是代用貨幣進一步發展的產物,也被稱為主權貨幣或法定貨幣,這也是目前幾乎所有國家采用的貨幣形態。在以上階段,盡管貨幣階段經歷了數次更迭,但其支付方式仍然是“實物化”的。
5、存款貨幣和電子貨幣階段。隨著信息科技的發展,支付開始逐漸擺脫紙幣的約束,進入存款貨幣和電子貨幣階段,這一階段的代表便是銀行卡和移動支付。
數字人民幣來了,支付出現新業態
從支付行業的演變上來看,當下現金支付與非現金支付形式并存,在非現金支付方式中,移動支付發展迅速。
實際上,1999年我國便有了移動支付概念。
2011年以后,我國基本確定了以13.56MHz的移動支付標準,隨著智能手機逐漸開始普及,移動互聯網和電子商戶蓬勃發展,促進了移動支付的快速發展。
彼時,由于電商的發展,移動支付占據了線上網絡支付市場的絕大部分市場份額,線下支付市場則主要是由銀行卡占據。
移動支付的拐點則在于“二維碼”的出現。2011年7月1日,支付寶正式推出手機App二維碼支付業務,進軍國內線下支付市場。一時間,二維碼支付迅速發展,線下用戶和商戶逐步增加。而2013年8月,騰訊正式發布微信5.0版本,也開啟了微信的二維碼支付模式。
雙雄并進,二維碼繞開銀聯卡和POS機,引爆了移動支付市場,推動了二維碼支付的飛速發展。
如今,數字人民幣來了,在新的貨幣形態下,支付行業或將迎來新業態。
銀行、科技公司、支付機構等將深入參與“新支付”
據央行2020年第三季度支付體系報告,當下非銀行支付機構處理網絡支付業務2345億筆,金額78.96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2.65%和23.38%。銀行共處理電子支付業務649.77億筆,金額696.44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1.06%和16.6%。
從數據來看,第三方支付機構的交易筆數是銀行的3.6倍,雖然交易量僅為銀行的12%,但在筆數和金額方面的增速都超過銀行。也就是說,銀行在大額支付(多為B2B交易)市場占據傳統優勢,而第三方支付在小額支付(以零售為主)方面大幅領先。
在數字人民幣體系之下,支付將出現新業態,其可能帶來的變化是新的參與者、新的參與模式。
我們分析,銀行業、科技公司、支付機構、硬件廠商等各類機構將深入參與,以及隨之而來的產業鏈協同合作。
第一,數字人民幣推出先期著力于零售支付應用,銀行或將直接面向零售支付領域,其深入參與將擴充銀行之間的競合關系,新技術和新場景帶來新的參與模式。
數字人民幣落地,作為指定運營機構的商業銀行或將直接地面向零售領域,同時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本和技術資源進行數字人民幣的投放、推廣等,且由于“賽馬模式”的原因,運營機構之間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競爭關系,同時,會與其他的產業鏈參與方競合,共同推進數字人民幣的流通。這樣的競合關系以及新技術、新場景都為銀行業帶來了不確定性以及新的參與模式。
第二,場景接入成為當下關鍵因素,更多具備場景能力的公司加入到新的支付業態中。
目前數字人民幣已經在黨費繳納、智慧停車、交通補貼發放、智慧商圈建設、稅費繳納、線上線下商戶等眾多場景進行落地。包括京東數科、華為、滴滴等在內的多家具備支付服務能力、技術積累、場景與用戶等能力的企業實現了與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的合作,越來越多的具備資源稟賦的企業會加入到合作之中。
產業鏈協同推動數字人民幣支付應用落地
此前,央行副行長范一飛、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都曾公開表示,為確保數字人民幣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要審慎選擇在資本和技術等方面實力較為雄厚的商業銀行作為指定運營機構,牽頭提供數字人民幣兌換服務;并在央行中心化管理的前提下,兼顧穩定和創新,探索指定運營機構與其他商業銀行及機構的合作模式,共同提供數字人民幣的流通服務。
指定運營機構與其它商業銀行以及相關機構如何協同合作,推動數字人民幣的市場流通和場景落地?
具體而言,作為指定運營機構的商業銀行負責在人民銀行的額度管理下,根據客戶信息識別強度為其開立不同類別的數字人民幣錢包,進行數字人民幣兌出兌回服務。同時,作為指定運營機構的商業銀行與其它商業銀行及相關機構一起,在人民銀行監管下承擔數字人民幣的流通服務并負責零售環節管理,實現數字人民幣安全高效運行,包括支付產品設計創新、場景拓展、市場推廣、系統開發、業務處理和運維等服務。
從目前已經落地的場景來看,可以表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場景助力。互聯網公司憑借先天優勢,擁有廣泛的線上線下商戶資源,同時擁有長期的支付領域經驗積累,在場景落地上能為數字人民幣提供助力,比如此次蘇州數字人民幣紅包活動中,京東數科深入參與,其對接了京東商城“線上消費”,京東旗下的線下場景,以及京東數科拓展的京東生態外線下場景等。
第二,技術支持。科技公司擁有較強的技術實力,能為數字人民幣的新型支付方式研發及穩定運行提供技術支持。例如華為深度參與數字人民幣雙離線支付技術研發及支持等,京東數科在此次測試落地中提供了一整套包含風險控制、安全策略、支付技術等在內的支付服務體系,對接了全部的6大行,扮演了較為重要的技術服務角色。
第三,服務升級。數字人民幣的受理需要相應的軟硬件支持,線下終端的改造以及商戶的拓展則是關鍵。比如京東數科、銀聯商務等機構則面向商戶提供了終端收銀機具改造等服務。
第四,行業連接。從整個產業鏈而言,作為運營機構的銀行需要更加高效地向用戶提供數字人民幣服務,則需要相關機構的配合,連接用戶和場景,產業協同合作共同推動數字人民幣的落地。比如,京東數科等公司就發揮場景及生態能力,提供了場景對接服務,加速了數字人民幣落地,也加快了數字人民幣錢包生態建設。
數字人民幣作為國家法定貨幣,由國家信用背書,具有無限法償性,不僅信用等級最高,而且具備掃碼、NFC(雙離線支付)等多種支付方式,于用戶而言是更安全可靠的支付手段選擇,于商戶而言目前沒有手續費、服務費等額外費用,有著廣泛的普適性。
我們分析,對于第一批數字人民幣試點就落地的行業參與者而言,其已經拔得頭籌,占據了先發優勢。這其中不乏有京東數科等科技公司,有華為、vivo等手機廠商,也有滴滴等垂直場景互聯網企業,還有銀聯商務等支付機構,這批先行者將引領數字人民幣的產業變革,推動數字人民幣的共建共贏。
而隨著數字人民幣的持續推進,勢必會有更多產業鏈企業加入,為場景升級和服務落地提供助力,并促進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
以上就是關于騰訊出的pos機,緊跟數字人民幣步伐的京東數科們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騰訊出的pos機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