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很多關于前臺pos機零售結算,飛牛網這么看新零售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前臺pos機零售結算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www690aa.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前臺pos機零售結算
高端開店項目,就看愿達開店邦!
馬云說,未來十年、二十年,將不再有電子商務這一說法,線上線下和物流必須結合在一起,才能誕生真正的新零售。O2O的概念逐漸褪去了熱度,眼下正逐漸被“新零售”取代。
2017年6月22日-23日第五屆中國全渠道零售峰會在上海舉辦,該峰會是國內迄今為止零售領域規模最大、檔次最高、影響力最強的全開放、社會化、行業化商業盛會。會議邀請了100+國內外頂級品牌商、零售商高層、創始人,600+參會嘉賓、20+展商為我們帶來一場饕餮盛宴。峰會圍繞“全渠道·新零售”展開豐富多樣的主題演講、圓桌討論、頒獎典禮、浦江游輪酒宴、商務洽談對接等活動。
6月22日下午,“電子商務全新產業生態鏈”論壇上,開店邦創始人郭景作為論壇主持人,邀請周大福電商副總經理陳宇航、飛牛網CEO 袁彬、中商數據CEO 周長青、 高凈值人士軟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區流通零售事業群副總經理干莉,共同就中國新零售的發展趨勢進行了精彩的討論。
精彩觀點如下:
1、周大福陳宇航:小心別上了新零售的當。其實,包括新零售,包括O2O,包括所謂的互聯網思維,我一直認為都是一個“偽命題”。所謂的互聯網思維就是先用免費獲得流量,然后再利用流量來變現。
2、飛牛網袁彬:消費者的需求隨時在改變,一直是被改變,被引領,甚至被挖掘。所以誰去前瞻性的了解到顧客未來的需求,或者看到這種趨勢然后做了改變,應該講就是把握了這個方向,馬云這幾年一直在干這件事情。
3、中商數據CEO周長青:未來的商業空間會給人更好的體驗感,這種體驗感不止體現在空間的打造上,還有內容上。未來購物完全可以隨時隨地發生,線下體驗則是一種享受。
4、高凈值人士軟件干莉:未來的云的轉型模式將實現標準的API接口,大大緩解了效能,讓客戶體驗更容易、更便捷、更方便。同時它的運行效率也會更好。最終,未來在一個平臺上大家可以享受到所有的產品線。
各路“英雄”的電子商務經驗分享
郭景:大家下午好,我是開店邦的創始人郭景。今天這個大會的主題是全渠道的零售,我們沿著剛才陳總講的再往前走幾年,最早是電商,電商要替代線下,線下成為體驗店,再到剛才陳總講的O2O,也就是兩三年的時間。去年,這些大佬開始買買買,包括阿里與銀泰,京東與永輝的結合。所以,我相信,線上線下融合是必然的趨勢。
有時我們看這些大佬,看BAT,不要看他們講什么,要看他們做什么。所以,今天很榮幸跟各位交流。
我們知道周大福在線上線下都做得非常棒,電商渠道也做得非常好,想聽一下,周大福在做線上線下的過程中有哪些成功的經驗,又遇到了哪些問題?
陳宇航:先說一下成功經驗吧。周大福在將線下業務向線上延伸時,無論是口碑,還是銷量各方面,大家認為都是很成功的。為什么呢?
周大福剛開始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是被外界極不看好的。2010年,周大福開始做電商,當時已有幾個比較強勢的互聯網珠寶品牌,而且價格相對較低。在主打性價比的當年,大家想的是,周大福作為一個傳統的品牌在線上沒有優勢可言,也沒有那么靈活,所以不被看好。但是,我們把它做成功了,因為我們沒有與互聯網品牌進行競爭,我們直接把周大福的優勢搬到網上,直接網上做延伸。
我們當時分析了周大福最大的優勢就是產品和服務,把產品和服務都搬到網上,讓網上的消費者也可以享受周大福的服務,所以,整個周大福的運作是非常成功的。
由于我們避開了很多互聯網的直接競爭,所以并沒有太大的障礙。如果一定要說障礙的話,可能是由于我們考慮得更周到而導致了一些“障礙”。
比如,我們考慮到電商公司的訂單分配給全國各個分店時,會發生電商公司與全國地區公司的交易,那這個交易一定要簽合同,周大福有2000多家分店,店與店之間還會有相互的調配,那么我就要簽4000份合同。為了解決這個障礙,周大福直接把所有的店的貨品歸屬權全部歸屬總部。
這樣避免了貨品調換之間的問題,只簽2000份合同就可以。法律和稅務的風險也是我們需要考慮,可能跟一些其他的品牌不太一樣。
郭景:您說的這些2000家店,是直營店,還是加盟店?
陳宇航:一半一半,但是周大福對店的把控非常好,進一個店分不清這是加盟店,還是直營店
郭景:如何協調這些店和電商的利益?
陳宇航:不搶他們的生意,不跟他們產生利益沖突,而且把附近的客戶還給他們,把銷售歸給他們,所以,他們是非常歡迎電商和喜愛電商的。
郭景:用哪些工具解決這個問題?
陳宇航:這個是我們周大福自己開發的。
郭景:剛才陳總已經上臺跟大家交流過了,那么,請另外三位簡單介紹一下自己和經營的業務。
袁彬:大家好,我是來自大潤發飛牛網的袁彬,在線下大潤發已經干了快20年。四年前開始做線上商務。
我們大潤發是“從里面打破雞蛋”,做了電商,目前已形成自己的主架構。
舉個例子,現在五點半,到家可能要六七點鐘,如果這個時候沒有買菜,又擔心堵車,用戶可以掏出手機,點一下,確定七點鐘到家時,果蔬魚肉也到家。我們掌上大潤發一小時極速到家就可以幫用戶實現。你點什么東西都下個單,你到家了,東西也到家了。這是一個場景。
干莉:我是鼎捷軟件股份有限公司的干莉。我們這家公司是2001年成立,2014年在深圳交易所上市。當時最大的股東是神州數碼跟臺灣鼎鑫合合資的一家公司。目前,我們已經為上萬家的企業提供ERP的管理軟件。比較知名的零售企業有老板電器、周黑鴨等,這些都是我們服務的一些客戶。
周長青:大家好,我一直參與睿意德在上海的創辦工作。睿意德主要服務開發商,主做商業地產,為這些商業地產開發做前期策劃和招商等。我本人兼任中商數據CEO,通過大數據業務幫助購物中心優化其運營效率,同時,也會為開發商早期策略顧問階段提供包括消費者行為軌跡等方面的數據。
支招商業地產 破局招商難
郭景:周總,作為第三方服務視角看這個行業。一二線的購物體量好像有點過重,三四線的購物體量從人均來看好像有點不足,有點“冰火兩重天”的感覺。對此,您怎么看商業地產未來的一些趨勢?
周長青:這方面我們也一直在關心。其實,我們只要看一下投資方目前在做什么就能知道。實體商業,您剛才講到很多從線上已經向線下發展,其實很多的基金現在都在收購線下實體商業的項目,大量看項目,想要更快速布局。
另一方面,在四線城市,優質物業也是缺失的,一旦開出來市場,反響會非常好。
回到您說的問題,現在的整個渠道的發展到了什么階段?從這些年實際發展中來看,其實線下,無論是銷售,還是品牌,開店依然是非常強勁,渠道的下沉速度是加快的。
這兩個特點,一方面是,品牌渠道下沉速度比以往更快,因為三四線城市由于電商方面的發展,對品牌認知度比以前快得多,所以整個周期在加速。
而一二線城市新品牌非常多,他們在一二線紅海城市開店的形態也在做改變。實際上,購物中心里大量的新店鋪,包括網紅也好,IP也好,都在大量創新。我們從實際的從業者來說,希望把這個容器做得更有彈性,要適應未來的創新。
郭景:剛剛您講一二線城市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但是三四線城市的商業面積確實不足。因為我們開店邦也做線下的連鎖服務,我跟他們接觸的時候發現,三四線城市的招商面臨一些問題,甚至還有一些非常不錯的商業地產,怎么解決這個問題?
周長青:這其實是購物中心產品打造的問題。第一,早期規劃出現問題,而且很多問題是難以解決的。
第二,同樣的店鋪在不同的城市都在做消費的升級。最初引入這些品牌,因為商業地產有一個周期,規劃時要看兩三年后人們的消費趨勢和品牌趨勢。當商業地產開出來時,你會發現當初規劃的那些品牌有可能倒閉了,有可能不愿意在你這里開了,但是現在新的這些品牌又進不來。
郭景:這種環境下如何去構建品牌和渠道的合作關系?
周長青:開發商拿地其實就是看流量,所有的基于屬地性的客群,都是自己忠實的流量人群。既然擁有流量,必然有極強的談判力,無非就是誰把這個流量用得更好。
相對來說,未來,無論是在招商角度,還是品牌渠道拓展角度,都會有更強的整合趨勢。也就是說,像這樣大開發商的收購和輕資產的收購會越來越強。這一背景下,更大的空間是給那些相對來說比較創新的小型品牌,包括剛剛講到的95后、00后的人群,這樣的品牌有創新特色,會有更強的談判力。
當然,這當中更大的問題在于數據,雙方在談判當中出現的問題是數據不匹配。一方面是店對客群的認知、線下標簽屬性、產品標簽屬性和商場的屬性能不能匹配。所以,很多這方面的新技術、新系統,都將從開店方、購物中心角度提供幫助,給出更多精準匹配。
三類體系模式 如何選擇適合的?
郭景:干總,剛才陳總聊到周大福主要的體系是自己開發。據我們對這個行業的了解,基本有三種形式,一種是找優秀的外包商,開發一些適合自己的系統;另外是用國際比較知名的、比較大的體系,像IBM、SAP這種;還有一種,就是自己開發。這三種模式,從您的觀察,零售商或者品牌商哪一個模式會比較好?或者您有哪些建議?
干莉:我認為,你剛剛提到的IBM或者是SAP,目前市場上主流的,一類是咨詢廠商,就是有咨詢能力的ERP管理軟件的咨詢廠商。還有一種是SAP,像國內比較出名的,像鼎捷,我們是標準的ERP軟件廠商。
因為我們提供的是一套比較標準的產品,基于這個標準的產品,我認為,對零售企業,假如以購物中心或者是百貨、家居賣場來講,我們一直在提供一個業務財務一體化的軟件,在我們看來這種業態其實有自營、聯營、招商租賃,在每個業態的行為都涉及相應的財務。在財務部分,比如我會有一些物業管理、廣告位、商戶等。
所以,在這個領域來講,因為天虹也在轉型,它其實還有一個購物中心的品牌。鼎捷一直致力于客戶從前臺的POS收銀到后面的供應鏈,再到后面的財務,提供比較完整的解決方案。
以居然之家來講,他有他的裝修公司,也有他的生鮮超市,這個從他零售的POS,到后面整個ERP的管理來講,我們是提供比較完整的解決方案。
我們覺得零售企業目前它的多種業態經營是一種趨勢,因為就以細分的餐飲行業來看,像五芳齋、周黑鴨,食品零售跟餐飲來講都會分到街飲,像快樂檸檬,再到包食像周黑鴨,再到快餐比如說如意,再到團膳比如一品佳,再到餐飲包括70后。所以,如果我們能夠提供比較完整的解決方案的話,對于企業來說做一個平臺、系統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兩位嘉賓是自行開發軟件。自行開發的軟件,開發一個供應鏈或者一個業務系統不是太大的問題,應該也有能力。
但事實上,如果開發一個財務系統是比較困難的,當中其實要做很多的對接。所以,我們認為,如果在這個行業內有這樣比較成熟的軟件,也有這樣成熟的案例經驗,我們會傾向于像這種有自主開發能力的企業,可以在這個平臺上做更多的應用的部署。
比如像周黑鴨,可能對于前端的營銷來講就做了很多的部署。在這個部分,我們唯一跟其他的軟件廠商有一些不同的是,會開放我們的平臺,也做技術的移轉。如果客戶也希望自己維護,接受技術移轉的話,我們也是完全開放的平臺。
最后,就是您提到的外包的軟件公司。就目前來講,應用比較多的比如說像一些APP、WMS、微會員營銷、移動營銷,這個部分應該客觀的承認,不管是IBM還是SAP,包括鼎捷,我們在細分領域的客戶體驗這塊,包括整個微會員營銷部分,是需要與硬件、第三方系統有更好的整合。這樣我們才能夠為整個零售企業的信息化,搭建管理平臺,能夠做到更好的管理的延伸,我想這個可能才是鼎捷軟件最大的價值。
郭景:對于早期的零售企業做系統你有哪些好的建議?
干莉:早期做系統關鍵,還是要看這種成熟的軟件公司有沒有比較適合中小型企業的產品線。
因為,中小型企業的產品線,考慮后面的售后服務以及產品的標準化的實施,它的特點就是更快的交互,更快的售后。所以,我們講“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在這一類企業更多的應該先看一下這些成熟的軟件公司,因為我相信國內也有很多比較優秀的軟件公司,國外也有一些。
所以先看一下相對應的行業案例,有沒有比較成熟的軟件公司。因為我們也有比較小的一些產品線,服務一些特定的零售行業,所以企業可以做這樣的一個選擇。
之后,如果公司有這樣的產品線,也有這樣的經營實力,只要后續有新的版本或者新的產品線能夠升級,滿足客戶的成長需要,就是找一個能夠持續合作長久的合作伙伴,可能比關注在找一個局部的行業軟件公司來的更安全,更穩定。
線上線下融合 與客戶短距離快速觸達
郭景:謝謝。接下來再跟飛牛網的袁總聊一下,我們知道大潤發是中國零售的第一塊招牌,無論是門店運營,還是品牌方面,都做得非常棒,現在又構建了飛牛網線上線下體系,未來想做怎樣場景構建?
袁彬:今天的議題是新零售,其實我發現這幾年做傳統零售跟做電商真的不同,電商每年會創造一個詞,前兩年是O2O,然后發現這個老了,現在就是全渠道,然后全渠道又老了,現在創造一個新零售。明年不知道是什么詞,可能所有的會議都會圍繞著這個詞。
可能我參加新零售的會議已經好幾個了,而且接到的邀請就更多了。我們做了幾十年的零售,尤其像快消品的零售,我感覺沒有這么多的玩概念,就是有沒有真正了解顧客的需求并且讓顧客滿意。
二十年前大賣場剛剛進入中國,大潤發剛進來時,三公里距離之內寸草不生。因為我們解決了需求,我可以在這里想拿什么就拿什么,不需要看營業員的白眼。所以,根本就是有沒有解決顧客的需求。
再回過頭講,前兩年談電商,就是要幫你干掉實體店,就是要干掉傳統,確實對實體店產生了一些影響,但是最后發現干不掉,為什么?因為你沒有辦法真正的解決用戶的需求。那怎么辦?
就是擁抱,所以阿里跟這個聯姻,京東跟那個聯姻了。這尤其體現在快消品領域,可能是一個倉發貨,一千公里跟兩千公里可能差不了多少,但是如果礦泉水一千里和兩千公里差的就大了,這種產品的特點決定了你要用什么樣的方式滿足他。比如,天貓超市、京東超市等,他們做得也是苦不堪言。
想象一下,高頻、剛需、低客單、大眾量,這些東西怎么辦?你沒有辦法通過一個電商打法解決,打不起來了。但是這一類商品又是一個流量入口,又是覺得我流量到達了這個瓶頸,我希望通過高頻的商品提供流量入口,所以大家都來搶。這個時候怎么辦?擁抱,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我們大潤發從四年之前開始做飛牛網,我們也做了一段時間的B2C,做了一圈之后發現其實我們的實體店是最有價值。我們全國將近400家實體店,我們可以覆蓋中國1.2億的人口,能不能把這些1.2億的人口覆蓋好,服務好。所以,我們現在推出了以實體店為基礎的一小時三公里商圈。
現在是談90后、95后、00后,馬上90后、95后會建立家庭,他們是電商的原住民,他們一開始就是摸著手機長大的,你讓他去排隊已經很難了。
所以,未來的客人線上線下已經模糊掉了,完全是兩棲動物,線上線下沒有差別。我們就為他提供無差別的環境,你到店里來我歡迎,你不愿意來的話我就給你服務到家,給你享受同樣的價格和服務,而且送貨上門。非常快的一小時,比如說上午十點鐘想好晚上吃什么,然后你希望晚上六點到七點送到我家,OK。
大家都知道網紅“盒馬鮮生”,一小時三公里商圈已經開了十幾家店了,但是我們現在一夜之間400家店等于400家“盒馬鮮生”。“盒馬鮮生”原來每天都弄帝王蟹和龍蝦,問題是消費者天天吃帝王蟹和龍蝦嗎?不是,這個只是為了抓眼球的。到現在也開始做茄子和雞毛菜等,然后都是很小的一份,讓你今天吃完明天再買。
大家買過京東和天貓的東西,包裝都是里三層外三層,里面的東西可能還不值錢,花了很多的錢,又不環保。我們做的是快消品,我兩塊錢的青菜你給我包那么多的東西有什么用?所以,我們更多的是觸達消費者,通過低成本、快速、有效的方式跟消費者觸動。
現在的快消品必須要與客戶短距離快速觸達,這樣才真正實現線上線下完全融合。
那么,它的場景就是說我今天有空就到現場,沒有空我們提出的場景,比如父母親在老家,老家有一個大潤發,父母年邁,兒女在外,這個時候你可以幫他在手機上點一下就送到家了,或者你上班太忙了,在家太懶了,都可以用到我們。
有的時候你開車出門排隊真的很煩,包括現在這種惡劣天氣都沒問題,我們都可以送貨上門。我們希望真正通過解決顧客需求的角度來完成一個線上線下融合的模式。
新零售,未來路在何方?
郭景:現在最后一個問題,我們從各自的角度暢想一下未來。我們不說新零售,因為零售是一個常態,就是大家對于未來零售的理解,包括陳總剛剛講的怎么抓住年輕消費者。
陳宇航:其實我覺得袁總已經幫我總結了好多了。袁總剛才說到了最終沒有所謂的新零售,最終還是解決客戶的需求和問題。
我PPT標題——小心別上了新零售的當。其實,包括新零售,包括O2O,包括所謂的互聯網思維,之前我一直認為都是一個“偽命題”。所謂的互聯網思維說先用免費獲得流量,然后再利用流量來變現。
因為我比較老,八十年代我已經看到這個東西一直在做了,六八十年代的歌舞廳當時是憑票進場的,做的最好的歌舞廳是免費進場,通過賣啤酒賺錢,這就是先有了流量。
后來發現另一個歌舞廳更火,原來是女性進場可以獲得一百塊,男性要花兩百塊進場,這不是互聯網思維嗎?其實,現在的所謂的新零售也好,O2O也好,一切的一切都是想辦法解決零售中的流量轉換率之間的問題。
飛牛網上也能買到周大福,客戶到了哪里我們就服務到哪里,所以才有了周大福電商。周大福之前沒有想過做電商,是因為電商上面沒有太多周大福的用戶,后來發現電商上面有很多周大福的客戶和粉絲,我們立馬把服務往電商上做延伸。
未來永遠不變的就是我們董事總經理總結的一句話,八十多年來周大福只做了兩件事情,一個是產品,一個是服務。不管是過去、現在、將來可能我們都圍繞這兩個主題去展開。
這里面還有一個關鍵就是我們更多的關注背后的一些事情。尼爾森的數據顯示,線上買的小眾品牌居多。我思考的是,為什么在線上買的小眾品牌多?因為小眾品牌在線下找不到。你是去大潤發買?還是去萬達買?你根本找不到小眾品牌。我在網上一搜,什么小眾品牌都出來了,所以,小眾品牌網上成交更多。
我們觀察背后的原因,基于背后的原因去做事,而不是被數據所蒙蔽。這是我們能預想到的未來。
郭景:回歸本質,從服務和產品的角度來做。
袁彬:因為小眾品牌買不到,當它爛大街就變成大眾品牌了。稍微總結一下,消費者的需求隨時在改變。一個是被改變,被引領,甚至被挖掘。
所以誰去前瞻性的了解到顧客未來的需求,或者看到這種趨勢然后做了改變,應該講就是把握了這個方向,馬云這幾年一直在干這件事情。
所以整個導向性的事情一定要去改變。就像諾基亞,當諾基亞手機退出市場的,他說我沒做錯什么,但是我們輸了。確實是這樣,因為消費者的需求已經改變了,你能不能跟得上,所以我們覺得我們的企業必須要不斷的改變。
最后,用一句話歌詞來結束我的發言,我做了那么多的改變只為了心中的不變,默默的愛著你,無論相見不相見。謝謝!
郭景:特別棒,改變是唯一的不變,始終在改變。
干莉:作為ERP的軟件服務商,這幾年公司在整個全渠道智能制造轉型中積累了像天虹、水星這樣的案例。
我們和水星已經合作開發出了中臺系統,未來第一步對接是實現我們公司產品線的對接,未來不管我的ERP的產品怎么樣去發展,我們都希望在中臺,包括第三方的電商平臺和目前在餐飲業來講比較多的這種外賣平臺,這些部分我們都實現了標準的API接口,大大緩解了效能,讓客戶體驗更容易、更便捷、更方便。同時它的運行效率也會更好。
這就是為未來的云的轉型模式,這是我們作為服務商要去做的事情,就是未來在一個平臺上大家可以享受到所有的產品線。
郭景:是賦能零售。
周長青:我們可能暢想更多的是空間了,因為我們之前做線下的實體商業,未來的商業空間會給人更好的體驗感,這種體驗感不止是說在空間的打造上,還有就是內容。
這兩年,為了迎合新一代消費者,商場在導流方面不斷引入新內容,像大悅城,現在做了一些《大鬧天宮》美術等,引入藝術之類。其實中國人對于自己在什么樣的場所做什么樣的事,沒有一個固定觀念。在歐洲,我們難以想象看莫奈印象展會去購物中心。而中國,因為我們現在整體空間沒有一個明確的觀念,人們會迅速轉化。
當然,我們的城市功能也在不斷完善,所以未來應該是,消費者只需要進入到這個場所,購物完全可以隨時隨地發生,線下體驗則是一種享受。
郭景:謝謝,我們今天圓桌論壇的嘉賓組合是非常有意思的,是整個的零售的產業條的四個環節,我們從渠道,從商業地產,到我們的零售商、品牌商、服務商,我相信,未來的零售肯定是靠各個環節的參與者一起來做提升和優化,包括我們的服務商去賦能這些企業,才能讓我們的零售做的越來越好。
我們今天的論壇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以上就是關于前臺pos機零售結算,飛牛網這么看新零售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前臺pos機零售結算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